第262章 残忍的刘韬(2 / 2)
“形势严峻时可强硬,适当时又显仁义,此计甚妙……”孙兴在一旁暗自点头。
其他文臣武将也都钦佩地望向曹晚。
命令下达,一名使者携曹晚旨意奔赴登阳。
孙兴等人认为,释放百姓可减轻刘韬的粮草压力,刘韬定会接受。
不久,使者带着曹晚指令抵达刘韬处。
使者表明来意后,许仙喜形于色,满怀期待。
他深知城中粮草匮乏,百姓若失控将是巨大隐患。
曹晚此举无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然而,放走百姓可能动摇军心,同样充满风险。
许仙仔细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优先稳定军心。
他耐心向刘韬剖析局势,期望其作出明智抉择。
刘韬听罢,面色铁青,目光冷峻,毫无动摇之意,反而透着强晚愤恨。
沉默片刻,刘韬盯着白义,寒声道:“白将军,听说你刚抓获两百多名逃兵?”
“是。”白义不明所以。
刘韬眼中的愤恨转为杀意,挥手厉喝:“传我命令,将曹贼使者及两百逃兵全部斩首,首级挂于南门示众,此乃我对曹贼的回应。”
刘韬的决定让白义震惊失色,周围的人也开始低声议论。他们从未料到,刘韬如此执拗,全然不顾后果,心中只有个人恩怨,对大局毫无考量。古有规矩,使者不可轻杀,但刘韬不仅拒绝了曹晚的提议,还执意要处死曹晚的使者,此事若传开,必遭天下非议。更令人愤慨的是,他对出逃的百姓痛下杀手,以此震慑曹晚,手段令人不寒而栗。此刻的刘韬,仿佛陷入狂乱,失去理智,变得难以理解。
“大公子,请三思!释放百姓实则有利无弊,切勿意气行事!”许仙急忙劝阻。
白义亦拱手正色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即便大公子不赞同,也绝不可擅杀使者!”
“谁说不能斩使者?我偏要杀,看他曹晚如何应对!”刘韬语气决绝,“曹贼虚伪,假意救助那群人,不过是为了博取仁义之名。我偏不让他得逞,就让他们以命相随!”
刘韬怒吼,吓得许仙等人噤声不敢再言。随即,他下令屠戮百姓。随着一颗颗头颅落地,士兵们不忍直视,虽欲再劝,却因满地血迹而将话咽回。
“大公子决策自是周全,但这万余百姓滞留城内,早晚饿殍遍野,恐生祸端……”许仙虽不敢违抗刘韬,仍试探性地提出建议,“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