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此刻他心中怒火仍未全消(1 / 2)

齐熊的声音此刻更加虚弱。

“为何会失民心?”

面对诸葛诞的第三个问题,齐熊彻底没了先前的底气,低声说道:“朝野之外,民生凋敝。”

“为何百姓生活困顿?”

齐熊对这个问题无言以对,低头沉默。

“只因上位者断绝了他们的生路。”

“王宫中人只见王城繁华,却无视他处艰辛。”

“若你兄弟在军中受委屈,尚可为你申诉。”

“那这些普通百姓呢?”

“你以为俸禄从何而来?”

“若非百姓缴纳赋税,你如何能如此安逸?”

诸葛诞的话让齐熊颇感尴尬。

所幸室内仅有二人。

“那些造船匠,辛劳造船,支付工钱又有何错?”

“仅因你是吴国将军,部下需战船,便理应无偿供给?”

诸葛诞再次提及此事。

齐熊辩解道:“区区几人,何足成事?”

“天下工匠众多,山阴城远胜于此。”

“山阴城的工匠也未曾向我们索要工钱。”

听闻此言,诸葛诞拍额叹息。

“不曾给过工钱?”

“那是户部支付的报酬。”

“以为无需你出资,便真能免去开销?”

诸葛诞被齐熊的话弄得哭笑不得。

看着诸葛诞的表情,齐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若真无需金钱,他们靠何维生?”

“朝廷会供养他们?”

诸葛诞抛出了关键一问。

齐熊从未关心过百姓疾苦。

齐家家境优渥,齐父在吴国朝廷任职,虽位阶不高,但生活无忧。齐熊为独子,备受溺爱。他自幼习武,父亲为其延聘军中高手传授技艺,故对军中事务略知一二,却对其他世情所知甚少。

齐熊曾翻阅过一些兵书史册,然书中多述征战之事,鲜及民生琐细。即便提及叛乱,也常归因于生计艰难,或称逆者为蛊惑民心之徒,顺者则曰天命所属。

齐熊深信,强国必得民心。然而今日听闻诸葛诞之言,方觉民间疾苦尚需深究。

“回府后,当自行走访,体察民情。”

“若以力服人,是否真能得民心?”

“魏国此刻可已举国归心?”

诸葛诞语中虽有褒魏之意,然魏国强盛之势确不容小觑。吴国赖山川之险,方保山阴城暂安。魏军不擅水战,若无此地理优势,恐早陷吴地。

吴军如今已无意再战,毕竟将士多出身平民,入伍仅因军饷可养家糊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