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无后顾之忧(1 / 2)
作为新加入的成员,薛仁贵不仅迅速跃升为军中仅次于主公的二号人物,更似乎即将承担起重大责任。
这样的待遇令其他将领难免心生羡慕,但这种情绪并未转化为不满。
一方面,这些将领对林枫忠心耿耿,绝不会质疑他的决定;另一方面,由于忠诚度满值,他们对主公怀有近乎宗教般的敬仰,坚信所有决策皆正确无误。
因此,尽管心中有所波动,众将领依然毫不犹豫地支持薛仁贵,并愿意倾尽全力辅佐他完成任务。
这并非源于对薛仁贵个人的信任,而是基于对主公判断力的绝对信赖。
在他们看来,主公既然选择重用薛仁贵,就证明他眼光独到。
一旁的刘伯温和王猛同样敏锐察觉到这一动向,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年轻人多了一份期待。
张居正神色平静,仿佛周围的事物与他毫无关联。
他对军事并不精通,只专注于东征大军的后勤事务,至于谁来担任统帅,这与他并无太大关系。
薛仁贵放下手中的酒杯,认真思索着主公可能提出的问题。
他明白,自己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成就,因此格外谨慎。
稍作停顿后,他严肃地询问主公对长安刘协的看法。
出于稳妥考虑,薛仁贵先试探性地提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引导他后续的回答方向。
从提问的方式可以看出,薛仁贵具备很高的政治智慧。
他称刘协为伪天子而非天子,表明他清楚主公志在天下,目标直指最高权力。
因此,刘协必须被清除,虽然未必是杀害,但皇位必须归于主公。
刘伯温和王猛听到此话,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点头。
显然,他们理解了薛仁贵言外之意。
这说明他是一个睿智之人,而非鲁莽之辈。
作为三军主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谋略,从这一点看,薛仁贵的表现令人满意。
薛仁贵在讨论东征时,向主公林枫询问对长安刘协的看法,显示出他行事谨慎、思虑周全的特点。
作为三军主帅,这种性格尤为重要,避免因冲动而使大军陷入危险。
从他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早已心中有数,只是想要进一步确认策略是否得当。
由此可见,薛仁贵不仅富有才学,而且思维敏捷,具备出色的政治判断力,无疑是统帅的优秀人选。
林枫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薛仁贵所问正中要害,这也是他本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