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2 / 2)
在袁绍阵营中,郭图因受到严厉责骂而心生不满。
他决定投奔西凉王,并计划借助对方力量反击袁绍。
与之前叛变的许攸不同,郭图的离开对袁绍而言反而是解脱,意味着可以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错误。
与此同时,在兖州昌邑,曹操面对天道金榜上显示的西凉王军队人数——二百七十四万时,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反应。
他先是喃喃自语,接着突然大笑起来,这一连串行为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和不安。
曹操的大笑引起了谋士荀彧的担忧,他询问曹操是否安好。
虽然曹操试图解释自己只是回忆起某些事情而情绪波动,但荀彧依然认为他的行为有些失常。
最终,曹操坦白说自己终于理解了困扰他已久的疑问,那就是关于敌方兵力的问题。
他简单提及此事后便继续深入阐述其重要性。
曹操一直对西凉王的兵力感到困惑,因为他的兵力似乎变化无常。
从平定西羌时的三十万大军,到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时的三四十万大军,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六十万总兵力存在差异。
然而,西凉王在这两次战役中并未全力参与,更像是在“打酱油”
。
这种情况下,他为何要出动如此庞大的军队?
以六十万为基数计算,三四十万已占总兵力的大半,这样的行为显然不合常理。
难道是出于某种战略考量?或者仅仅是因为西凉王不缺粮草,可以轻松负担起这样的规模?实际上,西凉王的粮草储备确实能够支撑六十万大军的消耗。
更令人费解的是,讨伐董卓之后,西凉王仿佛消失了一般,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这让人难以理解,毕竟在他掌权之初便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欲望。
难道他对统一全国没有兴趣?显然不可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按兵不动,而非趁乱世之际迅速崛起?
直到最近,曹操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西凉王的真实兵力竟然高达二百七十四万!当得知这一事实后,许多疑问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带着三四十万大军出行自然不足为奇了。
西凉王的军事力量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在他眼中,三四十万大军就如同其他诸侯的两三万一样普通,毫无威胁。
即便三十万大军全部覆灭,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小事一桩。
因此,他每次出行都必须带大量军队,因为在他眼里,这些人数在他人眼中庞大的军队并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