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终究无益(1 / 2)
这种未知的强大让人心生畏惧,甚至使曹操这样的强者也为之惊叹。
与此同时,在兖州昌邑,曹操正努力克服身体不适。
尽管军师荀彧劝阻他不要过度关注榜单,以免引发旧疾复发,但曹操执意坚持亲自查看。
他不愿错过任何一个了解顶尖战力的机会,即使这意味着要忍受痛苦。
这种执着反映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彰显了他内心的坚韧。
曹操精神不佳,加之文武百官苦劝,坚持要有人搀扶他。
众人附和,曹操虽无奈却感欣慰,认为这些下属够团结且关心自己。
他未明确同意或拒绝,荀彧察觉到他的态度,明白他会默许。
曹操不愿主动承认虚弱,这与其一贯“知错不认”
的性格相符。
荀彧示意曹仁上前搀扶,以免曹操反感。
最终,曹操由曹仁扶持,众人共同仰望金榜,得知高宠位列第五,对此毫无惊讶,因早有预料。
曹营的文武官员都想知道高宠的真实实力以及天道金榜对他的评价,同时也对他的历史战绩充满期待。
相比裴元庆、王彦章和宇文成都等人,他们的战绩几乎为零,仅有基本的武力值和金榜评价。
曹操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高宠的信息,这个名字对他而言既陌生又熟悉。
自从诸侯讨董结束后,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听到过高宠的消息,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否存在。
然而,高宠的名字一直被记录在他的锦袍上,因此他对高宠的经历非常好奇。
曹操首先查看了高宠的武力值,发现他和排名第六的宇文成都一样,都是104点,这让他意识到宇文成都的厉害。
尽管宇文成都的出现曾让曹操头疼不已,但他依然关注着宇文成都的金榜评价,特别是“九天应元普化天尊”
这一称号。
起初,曹操以为宇文成就是天人下凡,但看到他的排名后,明白了他不过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凡人。
这一点也体现了曹操与其他诸侯的区别,他无需他人提醒便能理解这些。
曹操独自察觉到问题所在,这也不足为奇,他成为天下最强诸侯、魏国奠基人并非偶然。
面对东汉末年的众多地方势力,曹操的能力犹如降维打击。
之后,曹操意识到宇文成都不过是一名武艺出众的普通武将,便想进一步了解他。
然而,金榜却未给予机会,因为宇文成都与第七名王彦章同样新加入西凉阵营,尚无战功。
曹操得知此消息后几乎崩溃,若非旁人扶持,恐怕当场晕厥。
即便如此,他对天和西凉王充满怨恨,这种情绪与袁绍等人无异,多为嫉妒与无奈。
鉴于曹操无法通过金榜评判宇文成都的实力,于是参考了高宠的历史战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