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互惠互利(2 / 2)

糜竺心中默默祈愿刘备早日离世,以便摆脱即将被迫成婚的命运。

然而,简雍却突发奇想,提议将刘备与糜家的婚事提前至当下。

此言令糜竺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简雍竟会出此损招。

更令他愤怒的是,张飞对这一提议表现出极大兴趣,认为这对双方皆有益处。

面对张飞的热切回应,糜竺满心怨恨,只觉自己处境尴尬且无奈。

刘备迎娶糜贞,无疑是他的重大喜事。

此举意味着他成功将整个糜家牢牢绑定在自己的事业上,从此二者命运相连,糜家再也无法脱身。

作为回报,刘备将享有糜家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持,这无疑是他扩充势力的重要资本。

然而,从糜家的角度来看,这次联姻似乎并无明显益处。

不仅没有实际收获,还可能招致徐州牧陶谦的疑虑。

在陶谦眼中,徐州仍是他的领地,而徐州上下依然效忠于他而非刘备。

若得知糜家与刘备结亲,陶谦很可能怀疑两家意图联合谋事。

他对刘备本就缺乏信任,只将其视为助力徐州防御的工具,绝不会轻易接受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

因此,糜家此时选择与刘备联姻实属冒险之举,不但得不到实惠,反而可能陷入尴尬境地。

最初的计划其实更为稳妥:先助刘备取得徐州牧之位,待其稳固地位后再议婚事。

如此一来,双方都能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最终,刘备借力糜家资源壮大自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割据一方;而糜家则借此脱离商人身份,晋升为刘备势力内的名门望族。

糜竺本计划借助商队与西凉王取得联系,表达投靠之意,并请求锦衣卫相助,但简雍提出建议后,这一计划化为泡影,因为糜竺的小妹似乎即将与刘备成婚,时间紧迫。

他试图拖延时间以联络西凉王,却被急躁的张飞斥责,指责他对刘备不够尊重,还讽刺其商人出身,令糜竺陷入尴尬境地。

在交谈间,张飞对糜家表现出明显的轻蔑,丝毫不加掩饰。

若刘备此时清醒,必定会严厉责备张飞,并安抚糜竺,避免他多心。

毕竟这种话绝不可说出口,至少当下不行,因为刘备还需依赖糜家的支持。

此时羞辱对方,到底意欲何为?还是否继续合作?可惜张飞并不具备这样的智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针对刘备时更是如此。

糜竺听后十分愤怒,内心满是怨恨。

“一群落魄之徒,竟敢如此羞辱我?”

他质问,“所谓的汉室宗亲、天子皇叔,在如今的乱世又有何意义?谁会在乎这些虚名?归根结底,这个世界只看实力,地盘大小、人口多少、军队强弱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