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果然未令他失望!(2 / 2)
朱标讶异。
“教材易得,老九断不会拒。
难在于如何推行!若真遍行大明,后果如何?”
朱元璋无奈叹息。
老九孝顺,他深知。
自信开口,教材可得。
然得教材亦需施用,况朝野上下,学堂内外,皆为儒家所控。
“此……确有棘手之处。”
朱标闻言亦心惊。
棘手已属轻言,儒家若全力反对,此教材恐成废纸!
“若真如此,教材之事急不得,需慢慢来。”
“或许可先瞧瞧老九那边进展如何,待他那边见了成效,自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最关键之处,在于老九自身须得强硬。”
朱标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并不主张此刻就在大明全境推广此类教材,恐过犹不及,反致众多读书人心生不满,甚至引发动荡。
“此点吾早已虑及!”
“吾之意,乃让你与老九商议,探其对于大明县学及科举之事的态度。”
“只要老九有意变革,那便让他领头,吾等二人于背后助力,自西北始,逐步推向大明全境,亦非不可能!”
朱元璋亦道出了自己的盘算。
“如此说来,可行性颇高,关键在于老九心思如何。”
朱标缓缓颔首,但推广此事,难免得罪人。
老九若真愿领头,无异于站在整个儒家对立面。
老九真会乐意吗?
朱标心中并无把握。
然朱元璋却信心满满,只因他推演中已见老九如此行事。
老九必有变革之心,之所以在推演中拖延至登基后,乃因他身为汉王时仅能在西北作为,无权触及大明他处。
如今,他欲将此权直接授予老九,有他朱元璋背后支持,老九即便未登基,亦有可能成事。
“如此,儿臣回去便书信一封,让锦衣卫送予老九。”
“以老九忧国忧民之性,想必会应允吧?”
朱标终是点头应允。
为了大明百姓,他亦要尽力一试。
只要与老九达成共识,对大明而言便是极大的福音!
然而,真要如此,儒家恐怕会大为震动!
“好,此事你多加留意,交由你处理!”
朱元璋满意颔首,深知朱标虽受儒家熏陶,却心系百姓与国家,自有权衡。
自己培育的太子,果然未令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