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心中已然明了(2 / 2)
“民妇拜见汉王殿下!”
老妇见到朱松,连忙拉着男孩就要跪拜。
朱松给耿青使了个眼色,耿青连忙上前扶起母子二人。
“不必多礼,你求见本王,有何事?”
朱松摆手,好奇地问道。
“回汉王殿下,这是我小儿子周顺,也是周通的亲弟弟。”
“我大儿子周通不是随军西征了吗?家中只剩老二,我就想攒点钱给他娶媳妇。”
“能否让顺儿也去煤矿挖煤呢?”老妇急忙道出自己的来意。
朱松与耿青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明了。
周通已随先锋兵团西征,且自他成为汉中军的什长后,提亲者络绎不绝,老母的担忧已不必要。
如今家中只剩刚满十六岁的周顺。
朱松理解老母之心,此时代十五六岁多已成婚。
再拖延几年,恐难找合适的女子。
“大娘,煤矿挖煤需年满十八岁。”耿青无奈劝道。
且挖煤风险极高,耿青认为不应让周通之弟冒险。
“顺儿虽小,但干活麻利,一人能顶三人,只需每月两千文工钱。”老妇急切道。
“大娘,这不是工钱的问题,规矩就是规矩。”耿青苦笑。
“我想先去西安挖两年煤,等十八岁时再像大哥一样参军。”周顺突然开口。
汉中军规定,需年满十八岁才可参军。
朱松曾说,汉中府不会让少年上前线,这也是汉中军人数不多的原因。
朱松审视周顺体格,不禁发笑。
这小子与大哥周通一样健壮,若非面容青涩,说他二十岁也有人信。
“挖煤或参军,周顺都未到年龄。”朱松说道。
“欲赚钱娶妻,不妨直接去盐厂谋职。
且军属之家,月享五百文补贴,薪资亦依最高标准三千五百文给付!”朱松思索片刻,向这对母子提议。
他为汉中军制定了一项军属福利:凡有子弟参军者,家庭每月可获五百文生活补助。
此举意在彰显“一人从军,全家荣耀”之理念,既增荣耀,又享实惠。
更有“荣誉军属”之称,专为家中有参战立功者而设,其福利更为优厚。
“竟有此等美事?”老妇听后,激动难掩。
“汉中军本就待遇优渥,加之周通已升任什长,月饷与补贴相加,何须次子再去挖煤?”耿青钱笑言提醒。
周通身手不凡,前线立功自不在话下,昔日独闯商队之事可见一斑,连汉中亲卫亦难以制服。
待其归来,家中福利定能再升。
然耿青并未急于言此,未发生之事,不轻许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