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儿夺父荣,似有不妥!(1 / 2)

朱元璋突然想到人口问题,开口问道。

大明人口,总计约五千八百万。

国运系统迅速给出了精确数目。

“虽有微差,却也相去不远,与户部所报不过数百万之差。”朱元璋苦笑点头。

“陛下,早朝时辰已到。”王琛步入大殿,轻声提醒朱元璋。

朱元璋惊讶于时光飞逝,仅仅盘点九皇子功绩,便已至早朝时分。

按此速度,一次盘点恐仅够一位大明皇帝。

随即,朱元璋洗漱毕,换上龙袍,乘上黄包车前往朝堂。

自得此黄包车,朱元璋宫内出行皆以此为代步,无论远近。

这却让随行的太监们苦不堪言,只能跟在黄包车后奔跑。

黄包车行进不快,场面倒显得有些许欢乐,若朱松目睹,定会哑然失笑。

早朝开启。

朱元璋问及应天府道路修建进展。

汉中水泥运至应天府已有时日,他期盼年前主街能尽换水泥路面。

工部尚书回禀:“进展尚顺,旧路已铺水泥。

但拓宽路面需拆众多房屋,赔偿百姓费用不菲。”

朱元璋道:“吾已言明,该支之费必支。

拆屋重建即可,效仿汉中,建商业区,造屋售予得赔百姓,钱款自回。

钱需流动,方生效益。

若静置不动,则为死钱。

懂何为钱生钱乎?此乃国企之道也。”

朱元璋严肃地说道。

实则这些理论,大多是他直接借鉴朱松的做法!

“户部需协同办理,国库资金不可只入不出,现今我等并不缺此等小钱!”

接着,朱元璋对户部发出指示。

关于应天府改造,尽管耗资巨大,但大臣们大体上均持赞同态度。

毕竟是大明都城,若连汉中府都不如,实在有失颜面,他们也脸上无光!

“至于取消宵禁一事,六部商议得如何了?”

“朕已等候三日!”

三日之前,朱元璋便提出效仿汉中府取消宵禁,当时遭到众多官员反对,于是给予他们三日时间,期待一个结果。

无疑,朱元璋极愿取消宵禁,如此他的戏院便能昼夜不停营业。

汉中府的夜生活带来的税收与利润,令他颇为眼馋。

届时只需五城兵马司增派人手夜间巡逻,不过增加些治安管理费用,但与可能获得的收益相比,这点投入微不足道。

尽管多数官员不支持取消宵禁,但亦有人看出朱元璋之意,站出来陈述取消宵禁的诸多益处。

“陛下,取消宵禁可为朝廷增添诸多商业税收,臣以为可行!”

“陛下所言极是,汉中府便是最佳例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