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唯恐错失良机(1 / 2)

“老神仙曾言,老九在位时,长江之上已有铁桥横跨。”朱元璋忆起推演朱匣秋人生时所见景象,老九北伐大军正是通过此桥渡过长江,那壮观之景,令他至今震撼。

“真有此事?”

“老九现今能否做到?”朱标满怀期待地问。

“此吾亦不知,但未来老九定能成就此事!”

“提及建桥修路,吾愈发想去汉中一探究竟了!”朱元璋心生前往汉中府寻老九之念,不仅因锦衣卫所述汉中发展,更欲与老九共商拓土开疆大计,此事非得面对面详谈不可。

“儿臣亦有此意!”朱标笑道,他与父亲皆已筹备,前往汉中之日指日可待。

……

汉中府,火柴已进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阶段。

朱松不仅供应大明,还将远销海外,价格亲民,仅比国内略高几文。

虽单价低、利润薄,却是不可或缺之消耗品。

当产销达到一定规模,这无疑是极为盈利的行业!

自古以来,直至现代,最为盈利且稳固、不易被市场淘汰的,往往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主要涉及衣食住行,这些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产业!

一个火柴厂便能为汉中带来数千个工作岗位,而今汉中府的就业率已相当可观,接近饱和,青壮年占比更超过半数!

这些数据为朱松粗略估算,虽非绝对精准,但误差亦不大。

“耿青,王卫学院建设进展如何?”

朱松忽地想起王卫学院之事。

年关将至,仅余半月,年后需筹备王卫学院春季招生及开学事宜,朱松不禁询问。

“回殿下,王卫学院已建成大半,力争正月内竣工。

若无意外,二月正式招生无碍!”

耿青连忙汇报王卫学院建设进度。

“好,务必加快步伐!”

“另,你再发一布告,宣称凡考入王卫学院者,其家庭每月可获六千文钱补贴,学员在校食宿皆免!”

朱松思索片刻,再向耿青吩咐。

“这……是否过高?”

耿青闻言大惊。

“培养人才,此等花费值得,于本王而言,并不算高!”

“按本王之意公布!”

朱松不以为意地摆手。

“遵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