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西北这块地方的影响力尚不足(2 / 2)
这也是汉中府商业税收高昂的缘由!
王府收益颇丰,上缴国家的商业税收自然水涨船高。
“好!”
“这下足以让那些平庸官员无言以对了!”
朱松满意颔首。
他确信,自己的提议辅以这些数据,定能让朝堂上那些平时反对他的声音集体消失。
否则,光是那些有意经商的蓝玉之辈,还有老爷子,定不会善罢甘休。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啊!
若在江南及南方再设经济区,大明税收将会达到何种境界?
户部官员此番怕是要集体倒戈,坚定地站在他汉王朱松这边了。
随后,朱松与徐妙锦探讨完善建议书细节的同时,也在构思具体的税收改革方案。
全国推行新政,税改乃重中之重,是国家收入的关键。
取消粮税的前提是其他税收能填补甚至超越粮税的空缺。
如今虽有商业税,但还需个人所得税。
商业税中还需细分,如企业增值税、商品附加税等……
制定税收的同时,还需完善相关法律,这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的流程,缺一不可。
所幸朱松拥有诸多后世经验可供借鉴,只需根据大明现状进行细微调整即可。
当然,税改需在其他特区建成后实施,为第二步计划。
西北这块地方的影响力尚不足。
因此,朱松只能步步为营,提前布局。
“殿下,我今日自纺织厂归来,城外又有一大片土地被规划,是要建新的工业园吗?”
谈完正事,徐妙锦忽而想起此事,转而问道。
“正是,那是本王为发展产业所备!”
朱松点头。
“?这可不行!朝廷严禁藩王私下制造兵器!”
徐妙锦闻言,一脸惊愕。
“放心,朝廷绝不会知晓这些工厂的真正用途!”朱松笑道。
“简而言之,本王的工厂不造什么大军械,只做零部件!”
“零部件?”徐妙锦一脸迷茫。
“就是说,每个工厂专产一两种小零件,而这些零件都能相互拼接。”朱松继续解释,“不到拼接之时,无人能知晓本王究竟在造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