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确实如此!(1 / 2)

这全凭朱松的意愿。

他心情好时,或许能多制作几套;心情不好,则一套也无。

那些渴望此瓷的藩王,若运气不佳,只能望洋兴叹。

更有贫困者,舍不得花费巨资购买这等昂贵瓷器。

譬如北平的燕王朱棣,资金多用于军备,要他斥巨资购买茶具瓷器,实属奢望。

归根结底,还是囊中羞涩所致。

赠送此套王族瓷器,绝非小事,而是厚重之礼。

宁王朱权与魏王朱允熥收到此礼,定会心生欢喜。

至于朱允炆心中所想,唯有他自己知晓。

……

应天府皇宫内,东宫的朱允炆与朱允熥虽已封王,拥有封地,但朱元璋似乎无意让他们即刻前往封地。

即便朱允炆已十七,朱允熥亦十六。

或许在朱标去世前,他们都不会离京。

朱元璋希望在朱标生前,两子能多陪伴左右。

至少,要送他最后一程。

封王后,朱允熥更渴望早日前往封地,如此便不必再看吕氏与朱允炆脸色行事。

尤其是朱标尚在人世之时。

一旦朱标离世,他不敢想象这对母子会如何待他。

反观朱允炆,被封吴王后,整日心事重重,连书都读不进去。

这让一直教导他的黄子澄焦急万分,却束手无策。

以往尚可指望吕氏,如今却不同了。

当下吕氏,状态较朱允炆犹甚,神思恍惚,若失魂魄。

言谈半晌,于她如无物,未曾入耳。

其内心震撼,源自朱标昔日一言,至今仍惊魂未定。

“母亲!”

朱允炆复至吕氏身旁,呼唤无果。

兄弟离去后,父母间密谈何物,他全然不知,吕氏亦未曾透露片语。

朱允炆心绪难安,渴求自吕氏处觅得慰藉与鼓舞。

然所见吕氏,精神萎靡更甚于他,颓废之态,令他愕然。

朱允炆素以吕氏马首是瞻,此刻如失依靠,心绪更添惶恐。

“母亲,您究竟何以至此?”

望吕氏空洞目光,消瘦面容,朱允炆满心焦虑,急切相询。

“允炆……”

吕氏似自沉思中惊醒,望向朱允炆,唇动又止。

“母亲,请勿如此,若不可为,便不争了!”

“孩儿非那位置不可,但不能失您啊,母亲!”

朱允炆搂紧吕氏,惶恐劝慰。

“不争了?”

吕氏闻言,竟莫名而笑,笑容中透着一丝阴冷,乃至狰狞。

猛然间,一记耳光清脆响亮,落在朱允炆脸颊,几使其踉跄。

“母亲,何故打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