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薪火燃世·血诏惊龙(1 / 1)
北都,紫禁城新基。
虽无昔日金陵六朝金粉的雕梁画栋,但玄黄龙气自地脉升腾,浸润着新筑的殿宇基座与粗糙宫墙,使其在冬日薄阳下泛着温润厚重的微光。巨大的山河社稷剑虚影高悬于北都天穹,剑脊之上山川星辰流转,农桑万民之象清晰可见,如同天地共铸的图腾,昭示着新生龙脉的统御。剑尖遥指南京方向那扇依旧流淌着玄黄混沌的薪火之门,门后炽白的薪火真形骄阳缓缓旋转,持续引导着鸿蒙伟力滋养大地。
自三碑现世、薪火重燃、创世洪流重塑山河,已过去三月。中原大地,疮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龟裂的焦土化作沃野,枯竭的河床奔涌清流,焦黑的山峦披上新绿。流民归乡,阡陌重现,炊烟袅袅升起。劫后余生的黎庶在温暖的冬阳下劳作,脸上带着疲惫却真实的希冀。这是山河社稷剑与薪火之门共同缔造的奇迹,是万民心火燃起的复苏之光。
新朝肇基,万象更新。年号已定——永燃。取薪火永续、龙脉重光之意。奉天承运,新帝登基大典的筹备,正在这浸润着龙气的宫阙基址上紧锣密鼓地进行。残存的旧臣、北地新贵、乃至一些审时度势的江南士绅代表,如同嗅到花蜜的蜂蝶,汇聚于此。华盖云集,蟒袍玉带穿梭,虽宫室尚简,但权力的磁场已然成型。空气中弥漫着对新秩序的期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权力盛宴的隐隐躁动。
然而,在这看似稳固的新生龙脉深处,在无人可及的地心核心,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饕餮崩溃后残留的粘稠黑暗已消散大半,露出下方一片死寂、由破碎龙脉结晶构成的…深渊坟场。在这片坟场的中央,一座巨大的、由饕餮残留的、凝固如黑曜石般的尸骸堆积而成的…基座,森然矗立。
基座之上,悬浮着那点…被暗银之手强行熔铸的…混沌光团。
此刻的光团,已非初时的模糊。它膨胀、塑形,化作一尊…高约三丈、通体流转着混沌光泽的…人形碑影!
这碑影,面容模糊不清,仿佛笼罩在流动的灰白雾气之中,唯有双眼的位置,是两团缓缓旋转的漩涡——左眼漩涡深处,一点玄黄金芒沉浮不定,散发着帝王的厚重与一丝挣扎的余烬;右眼旋涡核心,一点纯净白芒幽幽闪烁,透出剑魂的锋锐与万民心象的悲悯。而在碑影的胸膛核心,那枚光洁如玉的灰白骨片深深嵌入,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每一次搏动都散发出枯寂苍凉的历史尘埃气息,以及一丝…冰冷无情的…绝对秩序烙印!
这便是新的“镇守者”——混沌碑灵!
它非生非死,非神非魔。是朱见深残存的帝王龙影、顾青词剑魂与万民心火灵光、以及那枚承载历史恶意的灰白骨片,在暗银之手的绝对规则伟力下,被强行熔铸、赋予“镇守此界”使命的…扭曲造物!
碑灵那混沌的双眼,穿透厚重的岩层与地脉,冷漠地“注视”着上方新生的人间。它能看到北都新朝基址上涌动的权力暗流,能看到中原大地复苏的勃勃生机,更能看到…那柄高悬天穹、流淌着新生龙脉力量的山河社稷剑虚影!
一种源自本能的、复杂的“冲动”,在碑灵混沌的核心中翻涌。
* 那点玄黄金芒,感应到社稷剑的统御之力,传递出渴望回归、重掌山河的微弱悸动。
* 那点纯净白芒,感知到万民在复苏中焕发的生机,流露出守护与欣慰的暖意。
* 而那灰白骨片的搏动,以及冰冷秩序烙印,则对这“冲动”报以绝对的压制与漠然!它的“使命”是镇守,是观察,是维持此界存在,而非参与其上生灵的兴衰!
三种意志在混沌碑灵体内无声地撕扯、角力,使它那庞大的碑影在死寂的深渊中…微微…震颤着。它如同一个被强行缝合、体内塞满了冲突灵魂的提线木偶,被无形的锁链束缚在这饕餮尸骸的基座之上,只能被动地吸收着地脉反馈的微薄力量,维持着自身的存在与“注视”。
***
南京,孝陵。
曾经庄严肃穆的太祖陵寝,如今已彻底化为一片死寂的灰白坟场。巨大的无字方尖碑矗立在神道起始,碑顶玄黄光芒黯淡,碑座下那片被强行牵引至此的“归墟之壤”如同凝固的泥沼,散发着沉郁的死亡气息。昔日郡王等人逃入的地宫入口,被厚厚的、如同骨粉般的灰白尘埃彻底掩埋,再无一丝生气透出。
笼罩全城的枯寒虽被三碑之力与薪火重燃驱散大半,但孝陵区域,尤其是地宫深处,依旧弥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阴冷。偶尔有胆大的幸存者或负责清理的兵丁靠近这片区域,都会感到莫名的心悸与寒意,仿佛有无形的眼睛在尘埃之下注视着他们。
然而,就在这片被视为绝对死域的核心,在那被灰白尘埃彻底封死的地宫最深处——
“滴答…滴答…”
粘稠、暗红、散发着浓郁铁锈与腐朽腥气的…液体,正从地宫穹顶的裂缝中…一滴滴…渗出,滴落在下方厚厚的尘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