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院校毕业去留情况(2 / 2)

刚才那个样子完全是在问责,现在怎么突然转变这么快。

赵丽丽倒没听出什么深层次的意味,但辛有桥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宋江神情严肃,接着说道:“优胜劣汰是在同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那几所好的学校也能算优胜劣汰,那不是降维打击吗?学校一直都是按山区来分配的,为何尖子生都被拔尖走了?都把好的学生集中在那几所好的学校,那后面的差学校如何生存?我认为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赵丽丽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书记是在指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布局不规整的问题。

好的资源都被好的学校利用,差的资源只能轮到差的学校,那些差的学校就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永远无法摆脱落后的局面,又谈何发展与崛起呢?

“书记……”赵丽丽刚准备开口,想要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却被宋江摆手制止。

宋江目光坚定地说道:“这个问题就先不讨论了,有桥同志,交给你一个任务,等到高考结束,统计一下这次高考情况,根据历年高考情况,做一份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的可行性方案。这也许跟教育资源有关系,也许跟教育质量有关系,但三分靠天分,七分靠努力,如果不掐尖的情况下,我不相信还是那几所学校一直能保持那么高的升学率。这只是一个想法,不能走漏任何消息,能不能完成?”

辛有桥心中一凛,他不敢有丝毫犹豫。教育事业不仅是他的强项,也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如果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说不定以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他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能,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这个话题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有个情况从你们这里了解一些情况,阳城市这几所学院、大学的毕业生最终流去了哪里?”宋江看着两人询问道。

赵丽丽看向辛有桥,这个问题只有他清楚。虽然自己分管教育局,但只有指导业务的权力,没有直接干预的权力,平常只是了解一些工作,没有具体深入了解毕业生流向的情况。

辛有桥微微低下头,脑中迅速思考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书记、赵副市长,阳城共有两所本科院校,一所专科院校,共有学生人。本科院校每年毕业人数在7000人,专科院校每年有5000人。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75%的学生前往北上广深,15%的人前往汉江,7%前往其它地方,3%的人留在阳城,而且这一数据很不稳定。随着这几年北上广深的快速发展,去往这些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留阳城的人逐渐减少!”

这一数据如同冷水一般,让宋江心中一凉。他原本以为阳城这座城市凭借自身的发展和培养的人才,至少能留住一部分大学生,但现实却如此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