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可靠的宗室(2 / 2)

“朝廷怎会失信于民?岂能吞没我们的血汗钱?”

“话虽如此,但历史从不缺背信弃义的例子。”

“大家要不要继续购买呢?”

“不妨观望一阵,等局势明朗再说。”

这般情景,在整个邺城乃至周边地带反复上演。

每个人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因阅历和见识的不同,思考方式各异,自然做出了不同抉择。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眼下百姓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发行的债券上。

一部分人已下定决心购入,另一部分则打算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邺城皇宫内,刘协与刘备并肩而坐,冀州官员环绕左右。

老将皇甫嵩来回踱步,众人围绕债券议题各抒己见。

有人信心满满,有人持怀疑态度。

“皇叔,这国债已在冀州传开,引发热议。”

刘协望向刘备。

邺城更是成为焦点,争议不断。

“你对此有何见解?”

刘协也难掩忧虑。

债券一事,对他来说尚属首次。

自古没有朝廷与百姓交易的先河。

朝廷以官方身份直接向民间借贷。

这让刘协忧心忡忡,不知此事能否成功。

即便能借到,也只能勉强维持朝廷颜面;若借不到,新政权恐怕颜面尽失。

债券宣传已启动,从邺城至冀州,官府文件陆续下发,但债券尚未正式发行。

刘协忧虑的是,债券虽发却无人问津,那新朝廷将沦为天下笑谈。

这让他迟疑不定。

“陛下!”刘备宽慰道,“声势已造,百姓正期待债券推出。”

事已至此,无论成败都得硬着头皮推进。

不仅是刘协,就连刘备也是首次接触债券。

但他深信靖王老祖,认定此事可行。

“新朝廷初建,处处需钱。一味压榨商贾非长久之计,应让他们缓口气恢复活力,绝不能竭泽而渔。”

“发行债券是个好法子。”

“我对冀州民心有信心。”

此次发行债券,刘备不仅为筹措资金,更欲借此试探百姓对新朝廷的支持度。

“债券成败关键在于一州民心。”

“冀州新政后,各方面皆蓬勃发展,百姓从中得益,此时正是检验他们回馈意愿之时。”

这对刘备至关重要。

“大哥,若无人问津呢?”

张飞替众人表达了心中的疑惑。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刘备。

都在静静等待他的回应。

“竟真无人问津?”刘备迟疑地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