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安排(2 / 2)

少年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刘备示意少年坐下后,转向史阿问道:

“事情查得如何?”

语气温冷至极,隐隐透着杀意。

仿佛周遭的温度都随之骤降。

“主公,此次兖州债券事件并不简单。”

史阿拱手道:

“随着调查深入,恐怕涉及兖州多数本地世家。”

兖州百废待兴,新债券政策刚推行,便有人起了贪心,妄图独占。

“人心有贪念,这难以避免。”

“但无论如何,他们不该对债券下手!”

刘备这次是真的震怒了。

他将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

可以失去一切,唯独名声不可败坏!

“我也明白,太过清廉可能无从作为。”

但此次债券事宜,触碰到了刘备的底线。

“他们可否明白,这15万债券筹集上来的资金,首要用途是什么?”

“是为了支付兖州大战中阵亡将士的抚恤金!”

随着一声巨响,刘备猛然站起身。

此次南征兖州,接连与曹操、吕布交战。战场上的牺牲本就在所难免。

平定兖州后,刘备已对伤亡情况做了详细统计。

因此他紧急推行债券新政,旨在尽快落实抚恤金。

如今看来,不但声望难以保全,连那些为国捐躯兄弟们的抚恤金都可能落空。

刘备几乎无颜再担任卫将军,更无法自称汉室宗亲。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刘备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身旁的少年。

“回禀皇叔,小人姓张,名鸣。”

少年声音发抖,努力克制情绪。眼中满是期待与热切。

他知道,唯有眼前这位皇叔能替兄长主持公道。

“张英是你兄长?”

刘备追问。

少年听见兄长的名字,连忙点头。

“恳请皇叔为小人做主!”

咚咚咚!

少年朝刘备重重磕了三个头。

刘备扶起他后,示意史阿递过一份文件。

史阿边递边解释:“张英是张辽部下一名百夫长。”

兖州之战结束后,吕布、张辽、高顺等将领随军返回邺城。

其余部将及基层将领,则被重新编组,留守兖州。

兖州留守张英,恰逢当地推行债券新政。他用自己的军饷购买了一万钱的债券,却因高层贪墨,导致债券作废。得知真相后,张英前往衙门申诉,却在途中遭遇埋伏,惨死于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