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锦囊妙计(2 / 2)
进一步的加强了特务机构对诸位大臣的言行监督和管控。
中山国上下人人自危,国内的空气都令人窒息!
幸好南边没有战事了。
中山国君于是就把大量的军队都调集到了北方,填补陉关防线的空缺!
原本经过陉关歼灭战之后,陉关的守军只剩下了2万5000人!
中山国君视陉关为国本,陉关若失,中山必亡......于是他把80%的军队都‘押注’了上去,一共凑够了5万两千人!
统统的交给自己的那个心腹爱将来统领。
中山国君的那个心腹爱将单良到了陉关后,听取了下属们的汇报,又认真的观摩了一番战场的地形.......主打一个认真‘抄作业’!
他也不傻,知道狐堰的军事指挥能力是远远超过自己的!
既然自己想不出更好的防守策略,那不如直接就原班照抄狐堰的‘排兵布阵’。
如此这般,尽管不一定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但一定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而且,他的主要任务是守关,并非是‘开疆拓土’!
只要能北方边镇给守住,让敌军来多少死多少,这就足够了!
于是,他5万多名士兵,全部都安排到山路的两侧,安营扎寨......
而陉关那里,基本上不做什么防守,和狐堰一样,主打一个“关门打狗”的战术,尽可能的杀伤燕军的有生力量!
并且,针对上一次慕容烈攻破的山坡“突破口”,单良又做了重点的防御工作......
即把坡挖得更加陡峭,难以攀登,还在山坡上洒满了‘丸子’大小的铁蒺藜。
如此这般,只要燕军敢上山,不说以身体抵挡滚木雷石,就是这藏匿于草坷里的锋利的铁蒺藜,就足以扎破他们的脚,让他们寸步难行,只能在山道谷底,活活被困死,射死......
客观的讲,他的这套安排,已经达到了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天花板!
但在军事家的圈子里,确是‘弱鸡’的存在......
江明在锦囊密信中写的很清楚:这次敌军定然还会采取上次的策略,因为以他们的智商,一定会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故而这回应顺应的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的想法上做文章......他让慕容烈按照自己留在顾郡大营了3D地形沙盘演示地图上找到陉关的水源,将水路切断,只围不攻,活活的渴死他们!
从上一次独孤燕被困,然后慕容烈逆势杀出这件事上,江明看出了慕容烈的“军事才能”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