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守天下难(2 / 2)

每天负责给赵庸做饭。

因为做饭......所以,他也了解赵庸的喜好。

每次给赵庸端菜讲解的时候,也就捎带着听赵庸和自己的心腹密谈。

话语中,有很多对江明不服气的地方。

比方说......他觉得当初,江明在晋国被囚禁,都是他好吃好喝的照顾着江明,给他提供了庇护!

后来,江明逃跑的时候,赵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去追杀江明。

直到晋国国君逼着他去的时候,他才慢悠悠的派兵去抓......

如若不然,就凭借江明那两下子,焉能从偌大的晋国之中给逃出去?

这就是救命之恩其一!

其二......这江明去了燕国以后,燕国的国君姬喜下令抓捕逃到燕国的秦国公子。

也是赵庸出使燕国,从中协调,这才保住了江明的一条命!

如若不然......江明早就被姬伯常给抓住,然后给处死了!

后来,江明又答应自己,说是把中山国的土地给了自己,也没有兑现!

是让自己的小舅子慕容烈给占据了,然后还给封了个中山燕国成了王!

自己的根据地晋阳城,死了那么多的人,全家老小几乎被屠杀殆尽,这全都是为了江明做嫁衣裳!

后来,他成了天下的霸主,不说给赵国更多的利益,还把耕地的所有权给夺走了。

如今这赵庸,贵为赵国国君,却只能每个月领固定工资......

富是富了,但一点也谈不上贵呀!

尽管江明把铸币权给了自己,还给了自己军权,掌管着北方的骑兵大军!

但问题是,因为他掌握了全国的粮食调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光有兵马没有粮食......那照样也是白给!

更重要的是,现在士兵们对赵庸的心态也有所变化......

以前的时候,觉得国君就是自己的君父!

为他效忠,就是为国家效忠。

但现在渐渐的,赵国也好,魏国也罢,齐国,楚国,宋国,蔡国,陈国......

这更像是地理名称,并非是国家的名称。

反正当兵吃粮,吃的是大乾朝廷给的粮,领的军饷,是大乾朝廷给的军饷,似乎跟所谓的国君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个感觉就像是,赵庸只是一个镇北大将军,但士兵还都是皇帝的兵。

于是,赵庸手下的心腹们就劝赵庸,趁着现在手下的将士们心里头还有赵国,不如立刻起事,反击江明!

不然,再过上一两年,将士们跟国君的感情愈发的冷淡,再想起事就难了!

毕竟,有稳定的粮饷可以拿,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呢?

而且,江明对于得罪自己的人,那手段是极其凶残的!

而且,现在从燕京宫里头还传出了话来:江明打算让诸侯王轮番调换岗位,把赵王派去管理楚国,成为楚王,把楚王派去魏国,成为魏王......

这样一来,诸侯王想在自己的地盘上积累力量,那就更是异想天开了!

正是因为有这些“打断脊梁”的事情在潜移默化的酝酿,所以......赵庸准备起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