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这句话明确表明了态度(2 / 2)
,洛哲苦笑着点头。
目送楚秩离去后,他坐下来沉思良久,才叹息道:
“殿下若真如此行事,日后想挽回局面会更难。
这次我丢了三千军提督的职务,下次又会如何?”
尽管他已被免去军职并被要求闭门反省,但他丝毫不担忧元平一脉的安危,反而打算暗中清除异己,制造内部纷争的假象迷惑外人和皇帝……
他忧虑的是楚秩的行为失控,届时他这个舅舅难道要付出灭门代价来挽救这个外甥吗?
皇宫,暖心殿。
雍和帝眉头微蹙,低声问:“父皇为何认定此事是稷儿所为?儿臣仔细观察过他,应该不是他。”
太上皇笑着反问:“是不是觉得既然朕认为是稷儿,为何还要惩罚秩儿?”
雍和帝点头表示理解。
他始终认为这是十年前神京血案背后的势力所为,但身为皇帝,他必须怀疑所有人。
在养心殿时,他曾密切观察诸皇子。
正是在楚稷对楚秩发怒时,他消除了对楚稷的疑虑。
如今他认为,即便不是幕后势力,大皇子楚秀的嫌疑也大于楚稷。
太上皇懒洋洋地说:
“朕看事只重结果,不问过程。
此事最终结果是稷儿获益最多。”
“首先,秩儿的爵位已被削减,暂时失去作乱机会;其次,你已应允他从工部调拨工匠。”
“冶造局仰仗何物?工匠便是关键。
工部工匠有限,若再抽调,只能从兵铸局调经验丰富的火器工匠。”
太上皇摆手示意雍和帝停下,接着说道:“当然,这只是朕的推测,且无法查证。
或许另有隐情,也许是幕后那只‘老鼠’所为。”
“但凡牵涉此鼠,必须慎之又慎。
哪怕因此误伤秩儿,也不能错失良机。”
其实太上皇只是随口一猜,他也认为楚稷嫌疑不大。
楚稷离宫时间太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坊忙活。
况且此次冶造局给了他意外之喜,就算此事是他所为也无妨。
争储之事,谁能心慈手软?
最后,此事可能关乎幕后之人,还需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