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王保保败走定西,观音奴借道辽东!(2 / 2)

且各处关隘驻守之明军,并未如北元之军般鱼肉百姓,其军纪之严,较元军实胜之甚远。

行至半途,观音奴忽见明军押解元军将领家眷往北平而去。

观音奴心下一惊,若被认出,必无幸理。

她蹲下身子,佯装整理衣衫,顺手抓起一把尘土,抹于面庞,又将发髻弄乱几分。

待明军队伍渐近,她忙混入路旁一群伏地叩拜的百姓之中,头垂得极低。

队伍行至近前,有明军士卒侧目审视众人,观音奴大气不敢出,只暗暗祈祷莫要暴露。

所幸那士卒见她不过是一蓬头垢面、惶恐万分的普通民妇,便未再多加留意,队伍继续前行,终远去。

观音奴待其走远,才悄悄直起身子,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躲过一劫。

历经辗转,观音奴才抵北平。

北平城对四方流民早有安顿之策,观音奴遂被纳入流民管理之所。

此区域内,皆为四方避难而来者,观音奴隐于其中,暂寻得一处安身之地。

然流民终须逐一排查、妥善安顿。

观音奴心中暗自打好腹稿,盘算着往辽东,借道纳哈出所辖地界,再设法返回漠北,而后寻机与兄长王保保相聚。

及排查至观音奴处,她依着预先想好之托辞,巧妙应对。

排查官吏稍作问询,竟未生疑,观音奴就此蒙混过关,顺遂编入往辽东方向之护送队伍。

队伍迤逦前行,终至辽东边关诸县境内。

护送士兵与诸县县令交割事务,一番清点、嘱托,有条不紊。

观音奴觑得良机,趁众人交接忙乱之际,脱离队伍。

此后,于边关诸县,她谨小慎微,低调潜行,生怕惹人注意。

常孤雏再着便服,行那微服私访之举,于边关诸县四处巡游。

常孤雏偕同刘三、蓝玉,步入一家茶馆,于内落座,稍作歇息,悠然品茗。

忽闻街道之上,传来一阵高呼:“抓住她!她偷俺的馒头!”

常孤雏闻声望之,但见一蓬头垢面之女子,手中紧攥两个馒头,在前疾奔。

其后,一边关百姓怒目而追。

那女子奔逃间,裙角绊足,“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后方馒头卖家旋即追至,见状说道:“你这姑娘,腹中饥饿,与我言语便是,我岂会吝惜几个馒头不予你吃?何苦行那偷摸之事?”

女子闻此言语,一时愣住,心中暗自思忖:“这辽东边关诸县之百姓,竟如此良善么?”

女子听闻,便将手中馒头递还卖家。

卖家却将馒头推回,说道:“你自个儿吃吧。姑娘,你是哪户人家的?莫若去官府走一遭,让官家送你还乡。”

观音奴答道:“家中如今仅余我一人,实是为避战乱,逃难至此。”

卖家未作他想,轻叹一声:“唉,大家都活得不易。姑娘你还是去官府,咱这县上的官府,定会给你妥善安顿。”

观音奴佯装颔首称是,待那卖家离去,便执馒头起身,举步前行,然所去方向,并非县衙所在。

常孤雏见状,当即起身,步出茶馆,举步跟去。

蓝玉亦急忙起身,随后追赶。

刘三则留下茶钱,旋即匆匆跟上。

行至一处幽巷,观音奴驻足,回首望向常孤雏,问道:“这位公子,一路尾随于我,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