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军事要塞(2 / 2)
然军人家庭亦不可仗此身份肆意妄为,否则便将褫夺其军籍。
因学堂分布较为零散,且每所学堂中学子数量并非众多,常孤雏遂决定,每隔半年,便将某一区域学堂之学子皆汇聚一处,统一开展为期一月的军训。
不同区域的军训时间,彼此间隔数日,如此安排,以便常孤雏能于各地军训之地,出面作开场演讲。
常孤雏之名号,于辽东早已深入人心。非但寻常百姓,即便是幼童,亦对常孤雏崇敬有加,皆以其为心中偶像。
对于常孤雏所颁布之诸多法令政令,辽东百姓皆能较快接纳。
有常孤雏坐镇,辽东百姓皆觉日子有了奔头。未及数年,常孤雏便使辽东百姓得安身立命之地。赋税结构经其变革,百姓养家糊口之负担亦大为减轻。
山东士族闻知常孤雏于辽东大力推行军事教育,旋即将那“穷兵黩武”之舆论复又推起。
毛骧于山东查明确系哪些士族在背后推波助澜后,便以书信之法,将这些人名单送回应天。
朱元璋览罢毛骧所呈书信,冷笑一声道:“这孔家倒是颇会算计。明里为与小孤雏缓和关系,驱使门下士绅巨贾襄助辽东建设,暗地却又诋毁于他。果不其然,此辈皆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
随后,二虎又将自辽东呈递而来的情报呈与朱元璋。朱元璋接过,展阅一过。
朱元璋笑道:“这臭小子,咱竟瞧不明白他到底在弄甚名堂。这所谓‘军训’是何物?那学堂本乃读书之所,怎的与军队牵扯到一处?实在难懂,难懂啊。”
既已决意任常孤雏于辽东行事,朱元璋便懒得多加干涉,只要常孤雏之举不过于逾矩,他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为朝廷遣往辽东赴任的官员,不断向朝中显贵传递消息,禀明辽东诸事。
胡惟庸览毕其安插之人所呈信件,满脸尽是疑惑之色,暗道:“常孤雏此举,哪里是在治理地方,分明是欲将整个辽东打造为军事要塞啊。”
胡惟庸见状,急忙离了府邸,前往拜访李善长。
胡惟庸对李善长言:“恩师,吾闻常孤雏于辽东施行以军人优先之体制,且学堂学子亦需研习军事技能。如此,岂不坐实了山东士族所言之‘穷兵黩武’之名?他为何非但不暂避风头,反倒变本加厉为之?”
李善长道:“此事众人皆有目共睹,然陛下却未置一词,汝且猜度,这是为何?”
胡惟庸思忖片刻,而后说道:“莫非此乃陛下所默许?”
李善长摇首,继而说道:“陛下未对常孤雏之举作出评判,料想是在观望。陛下之意,乃欲瞧瞧常孤雏此番举措,究竟能弄出何等名堂。若成效显着,日后辽东之局面,或可因地制宜,于他处推而广之。”
惟庸道:“然其他地方与辽东情形迥异。辽东一地,常孤雏威名远扬,百姓对其感恩戴德,故推行诸事并非艰难。然于中原及南方,恐非易事啊。”
李善长笑道:“那你且猜猜,常孤雏于辽东大肆推行军事举措,所图究竟为何?须知,言辞可不如武力有分量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