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官斗民伤(2 / 2)
何文信见其推诿,心中愤懑,紧追问道:“既如此,那朝廷所遣之钦差何在?此等大事,他理当亲督,方能确保赈粮速达灾民之手,为何至今不见其踪?”
布政使遭何文信咄咄逼问,心有愠色,喝道:“何大人,留意尔之言辞!”
何文信曰:“大人乃布政使,遇灾情当全力赈灾,以待朝廷赈粮。今赈粮已至,百姓却不得食,敢问何故?”
布政使怒目而视,厉声道:“汝不过一参政,安敢以下犯上,顶撞本官!须知尊卑有序,岂容汝肆意而为!”
何文信毫无惧色,凛然道:“汝为浙江百姓之父母官,却如此漠视民生,吾羞与汝同列!”
布政使气得浑身发抖,手指何文信,怒喝道:“竖子无礼!竟敢对本官如此大放厥词,今日定要汝知冒犯上官之代价!”
布政使旋即差人,以“顶撞上官”之名,援大明律例,拘何文信于官署,欲按律严惩,以儆效尤,使其为“犯上”之举付出代价。
处置何文信毕,布政使遂寻得吏部钦差,与之对坐,把酒言欢。
浙江布政使隶属浙东集团,自是当协同朝堂之浙东集团官员,设法令此吏部钦差犯错。
然若浙江外屏失控,彼身为布政使,亦难辞其咎。
布政使早有谋算,已布下后手。待那钦差犯错,便佯装挺身而出,拯救浙江百姓于水火。
如此,则其虽存过,亦建有功,欲保官位,当无大碍。若运气颇佳,或可更上一层。
吏部钦差半醉,向布政使问道:“闻汝麾下参政,似不甚听命?”
布政使微笑拱手,答曰:“已然责之惩之,令其知罪,已处置妥当矣。”
钦差颔首,又言:“既已处置,望此后诸事顺遂,勿再生乱。浙地之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懈怠。”
布政使忙不迭应道:“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定当勤勉,诸事谨慎,绝不让大人忧心。”
此吏部官员乃侍郎,位居三品京官,而布政使为正二品,论品级高于侍郎。然吏部侍郎以钦差之身至此,布政使故作姿态,态度谦下,意在令其麻痹。
此番款待吏部侍郎之地,乃浙江士绅豪族之隐秘庄园。布政使自恃此处隐秘,且士绅豪族与己利害相关,料那侍郎纵有所言,亦难牵累旁人。
宴间,丝竹悦耳,佳肴罗列。布政使频举酒盏,谀词连连:“侍郎大人京中操劳,今莅临浙地,实乃我浙地之幸,愿大人诸事顺遂,仕途畅达。”
侍郎含笑应之,酒过三巡,面色微醺,谈及浙地诸事,布政使应答如流,不着痕迹将话题引至别处,只盼侍郎沉醉于声色,莫生事端。
忽闻侍郎话锋一转,提及浙地民生利弊,隐隐有查探之意。
布政使心中一紧,却仍面色镇定,从容答道:“大人所虑极是,浙地诸事,下官日夜操持,虽略有成效,然不足处亦多。幸得大人亲临,还望大人不吝赐教,下官定当悉心整改。”
言罢,恭敬斟酒,眼神中满是谦卑。侍郎睨其一眼,复端起酒盏,浅酌一口,笑道:“听闻此地士绅,多有善举,不知实情究竟如何?”
布政使心中暗忖,口中却道:“浙地士绅,向来心系桑梓,于赈灾济民之事,多有出力,实乃浙地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