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陆仲亨脑子抽筋(2 / 2)

朱元璋目视伏地而拜之陆仲亨,面色平静,喜怒难辨,曰:“吉安侯果是忠心耿耿,为大明操持费心。吾心甚悦。”

陆仲亨身躯微颤,头垂得更低,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说道:“陛下谬赞,臣实不敢当。臣此举多有莽撞,若非陛下宽宏,臣万死难辞其咎。”

说罢,又连连叩首,额头触地砰砰作响,满脸皆是惶恐之色,冷汗自额角滑落,浸湿了身前的地面。

朱元璋凝视陆仲亨片刻,缓声道:“罢了,此次便饶过你这遭,往后行事切要谨慎。”

陆仲亨忙不迭谢恩,三叩九拜后,方小心翼翼起身,弓着背,一步一退,直至退出殿外,才敢转身匆匆离去。

陆仲亨离去后,朱元璋双眸骤寒。

忖度陆仲亨如此迅速前来请罪,料是胡惟庸于背后指点。

朱元璋对胡党忌惮颇深。

胡惟庸身为丞相,在朝堂势力盘根错节,党羽众多,已然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陆仲亨作为胡党且手握兵权,若与胡惟庸等人勾结紧密,极有可能在朝堂兴风作浪,动摇国之根本。

朱元璋深知,若贸然对胡党动手,或引发朝廷动荡,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利于国家稳定与政权巩固。

此次饶过陆仲亨,其一,是为避免打草惊蛇。

若当即严惩陆仲亨,胡惟庸等必有所警觉,提前谋划应对之策,届时调查胡党难度加大,难以一网打尽。

其二,朱元璋或许期望通过陆仲亨这一棋子,顺藤摸瓜,深入了解胡党内部架构与行事阴谋。

以陆仲亨为突破口,待掌握确凿证据、时机成熟之时,再一举铲除胡党,以绝后患,稳固皇权统治。

陆仲亨得朱元璋宽免罪责,心中稍定,旋即匆匆前往胡惟庸府邸。

见胡惟庸,陆仲亨急趋而前,长揖至地,道:“多亏胡相指点,陛下已免了我罪责。若非胡相,我此番恐在劫难逃,实不知如何报答此救命之恩。”

胡惟庸抬手轻拍陆仲亨之肩,笑道:“吉安侯,无需这般多礼。我等同在朝堂为臣,自当相互帮扶。”

胡惟庸位居丞相之位,于朝中遍植朋党,其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

诸多官员与之相互勾结,或为求仕途通达,或为谋财货之利,或为寻庇护之所,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网络。

文臣武将中多有依附者,政务、军事、财政等诸多关键领域皆有其势力渗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胡惟庸深知,若想维持这一庞大利益集团的稳固,权力万不可有失。

只有不断收拢权力,将更多的政务决断、官员任免等关键权力集于己手,才能确保集团中的各方利益得以维系,使党羽们继续围绕在自己身边,为其所用。

如此,方能在朝堂争斗中占据优势,抵御来自皇权及其他势力的压力,保住这来之不易且规模庞大的利益集团,使其不致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