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秦淮河刺杀(2 / 2)

当朱雄英一行漫步于秦淮河畔,陶醉于花灯美景之时,吕氏所遣刺客悄然逼近。

他们身着常人服饰,暗藏利刃,寻机而动。

待瞅准一个时机,刺客们突然发难,如鬼魅般冲向朱雄英。

常森反应极快,瞬间抽出佩剑,迎向刺客。

只见他剑花闪烁,与刺客展开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隐匿于暗处的锦衣卫亦迅速现身,如猛虎扑食般加入战局。

刺客虽凶悍,但常森武艺精湛,锦衣卫又训练有素,双方一番激斗,刺客渐渐落了下风。

不一会儿,刺客或被制服,或当场毙命。

朱雄英有惊无险,经此一遭,心中亦明白有人欲加害于他。

而吕氏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就此宣告失败,只留下她在宫中听闻消息后,满心的不甘与懊悔。

朱元璋闻秦淮河畔有人谋刺皇太孙朱雄英,龙颜大怒,雷霆之怒震慑朝堂内外。

当即敕令锦衣卫,务必彻查此事,细细审问刺客,言明若有结果,将相关人等,无论亲疏贵贱,皆诛九族,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锦衣卫领命,不敢懈怠,将一干刺客押入诏狱,施尽各种严刑拷打之术。

然而,这些杀手皆是吕家精心豢养的死士,对吕氏忠心耿耿,铁了心守口如瓶。

那诏狱之中,刑具森然,血腥弥漫。

锦衣卫手段狠辣,可无论怎样折磨,死士们咬紧牙关,即便皮开肉绽、奄奄一息,也无一人吐露半个字。

他们深知吕氏之恩,视死如归,只愿以死保吕氏周全。

时日迁延,锦衣卫虽用尽浑身解数,却一无所获。

面对这群死硬之徒,审讯陷入僵局。

消息传至朱元璋耳中,他越发恼怒,却也无奈。

这些死士一心赴死,毫无惧色,令这刺杀背后主谋的线索就此中断。

而吕氏在宫中,听闻死士们至死未招,心中稍安,却也深知此事已触怒朱元璋,一场风暴或正悄然袭来,她表面镇定,内心实则忐忑不安。

因朱允炆邀朱雄英外出,致秦淮河畔刺皇太孙之事发,朱元璋怒不可遏。

朱允炆身为邀约之人,难辞其咎,遂遭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