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入世感悟(2 / 2)

忆及往昔,于朝堂之上,常闻民生艰难,诸多地方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家生计,仅赖微薄之资,为温饱而愁眉不展。

今于此地,身为茶楼小厮,所得月俸竟如此丰厚,实出其意料。

张御史暗自思忖,金州之地,何以此般富庶?莫非此地之政,有独到之处?

或因辽东军保境安民,使得商贸兴盛,百业繁荣,故而民生富足?

遥想他处,百姓终年辛劳,却难以糊口。

而金州茶楼小厮,仅凭寻常劳役,便能有此收入,差异之大,令人唏嘘。

张御史心潮难平,觉此地之景,于自身过往认知,不啻为一记重锤。

念及自身曾居官位,却未思出良策以解百姓困苦,实感愧疚。

此刻,张御史心中萌生出探寻金州繁荣缘由之念,期望能将所见所悟,传于他处,使更多百姓,得享富足生活,以补往昔为官之憾。

昔日,张御史亦闻辽东行改革新政,继之开放海贸,后又援手云南以复民生诸事。彼时,他皆以为辽东此举不过虚饰表面而已。

直至亲身至此,方知辽东民生发展之迅猛。

初闻诸事,于朝堂之上,只当是寻常政绩之谈,未曾深想。

及踏入辽东境地,见市井繁华,商贾往来不绝,百姓安居乐业,孩童嬉笑于街巷,老者安乐于庭院。

观其商贸,海贸之利,使货物流通四方,财帛汇聚于此,不仅充盈府库,亦让民众富足。

工厂作坊林立,工匠技艺精湛,所出之物,远销他方。

再思其援滇之举,辽东以自身之力,助云南复苏,此等胸怀,非虚言可表。

此时张御史方悟,自身昔日偏见之深。

辽东之行,非为粉饰太平,实乃真抓实干,为百姓谋福祉,为大明之兴盛,添砖加瓦。

往昔臆测,顿觉汗颜。

尤见辽东诸城中所贴标语,上书“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勿务假大空,但求务实”。

此寥寥数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观之,便觉一股务实奋进之气扑面而来,足见辽东于发展诸事,重实际、求实效,非图虚华之名,实以实干兴邦之念,励民众、促前行。

曩昔,尝有人讪笑辽东官员,誉之则曰与民同乐,毁之则谓全无官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似为其所轻忽,于儒家伦常似有悖逆。

然观辽东官民平等,相处和睦,携手共进。

官吏不以高位自矜,俯身为民谋事;民众亦无卑怯之态,坦然与官相商。

此景之下,政令畅行,民生向荣,又何尝非大同之世之一种写照?

实则,大道之行,贵在务实惠民,非拘于刻板之规,辽东之态,或正合大同真意。

于辽东,规矩律法为至上。

众人皆处规矩律法之下,享平等之态,日子皆过得顺遂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