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缺官员(2 / 2)
朱元璋怒喝一声,大手一挥:“来人,将这些官员给朕押下去!”
言罢,便有侍卫上前,架起那些官员,将其带离朝堂。
朝堂之上,经此一番变故,顿时空落许多。
余下诸臣,皆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殿内一片死寂,只闻得众人微微的呼吸之声。
人人心中忐忑,生怕引得朱元璋怒火,祸及自身。
朱元璋气得够呛,大手一挥,怒声道:“罢了!今日便散朝!”
言毕,拂袖而去。
众臣这才敢悄悄抬头,随后纷纷躬身退下。
未几,刘伯温与李善长联袂求见朱元璋。
二人至宫门外,恭恭敬敬等候通传,一心求见圣上,似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闻报,传二人觐见。
待刘伯温与李善长入殿行礼毕,朱元璋开口问道:“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李善长恭敬作揖,忧心道:“陛下,此次涉及官员数目着实不少,恐各地诸多政务,皆要停摆。地方诸事繁杂,若无官员妥善处置,恐生乱象,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未理会李善长,转头看向刘伯温,问道:“伯温,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刘伯温拱手作礼,神色郑重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尽快补充官员。各地政务繁多,若不及时填补空缺,恐生祸端,于社稷不利。”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转,问道:“你二人既知此事紧要,可有解决之法?”
李善长赶忙躬身,进言道:“陛下,臣以为不妨对天下读书人网开一面,可紧急举办科举,如此或能广纳贤才,解当下官员短缺之急。”
朱元璋摇首拒绝此议,沉声道:“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已惩处那些读书人,如今又改口,岂不是朝令夕改,有失朕之颜面?”
李善长忙再拜,恳切道:“陛下,然当以大局为重,天下黎庶为念呐。目下政务急待处置,若因循固执,恐误国事,还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转首看向刘伯温,问道:“伯温,你意下如何,觉得此提议可行否?”
刘伯温躬身行礼,道:“陛下,臣赞同陛下所言,不可对犯事读书人网开一面。然臣以为,可令辽东学子赶赴各地就任。辽东学子行政之能,众人皆见。今时遇此情形,不妨一试。”
李善长赶忙拱手,面露忧色道:“陛下,此举不妥啊!若如此,各地官员皆出自辽东一脉,恐生弊端。地方势力易成朋党,不利于朝廷制衡,还望陛下三思。”
刘伯温拱手说道:“何来‘辽东一脉’之说?辽东学子,皆陛下之臣民。陛下可对辽东学子举行殿试,如此一来,彼时那些学子便为天子门生,忠心皆系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