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卫所制度改革(2 / 2)

其一,所选募之兵,多因自愿从戎,故而更具积极性与责任感,作战之时往往更愿效命。

其二,募兵可依才技选拔,能聚四方精壮之士,使军队素质得以提升。

其三,募兵制下,军队训练更易统一规范,可有效增强战斗力。

且以募兵替代军户世袭,免却军户世代困苦,于国之稳定亦大有裨益。

次日朝会,朱元璋问于兵部:“欲对卫所制度变革,可有奏疏条陈?”

兵部官员出列,面露难色,躬身奏道:“陛下,卫所制度变革,实非易事,难度颇大。

卫所制度行之已久,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且当下卫所虽存些许弊病,但整体架构尚稳,多年来为我大明守土戍边,功不可没。

若贸然变革,恐引发诸多乱象,动摇根基。

再者,卫所制度以军户世袭为根本,此乃祖宗成法,历经多年传承,已然成熟。

军户自幼习兵事,世代为兵,于军队事务熟稔于心,可保兵源稳定。

若改募兵制,一则募兵所需银钱众多,国库恐难负担;二则募兵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恐难如卫所军户般易于掌控。

虽卫所如今有土地被占、士卒逃亡等情,然只需加强整饬,严令约束,惩处不法之徒,便可逐渐恢复旧观。

贸然更易制度,诸多未知变数,于国于军,皆存风险。

还望陛下三思,容臣等从长计议,徐徐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祸端。”

朱元璋神色肃然,开口道:“辽东军之行募兵制,成效显着。彼处并无土地兼并之扰,军士专心操练征战,战力颇强。卫所制度弊病已显,土地兼并丛生,士卒生计艰难,战力亦受影响。 若仍守旧规,不加变革,日后恐生大患。”

兵部官员赶忙拜伏于地,急奏道:“陛下,若推行募兵制,朝廷军费开支必将剧增。募兵需以银饷招募,又要置备兵器、粮草等,此皆需耗费大量钱财,国库压力实难承受。且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各处皆需银钱,若因募兵致国库亏空,恐于国家长远不利,还望陛下明察。”

兵部官员又接着说道:“陛下,卫所制度妙处便在能减国库负担。卫所军士平日屯田自给,仅部分军需仰仗朝廷开支。若转募兵制,募兵所需粮饷、装备等一应费用,皆要朝廷支应。如此一来,每年军费花销,恐成天文数字,于国计民生大为不利。还请陛下深思熟虑,切不可贸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