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门缝里看人(2 / 2)
李半夏微笑不语。
常师傅想到肯定跟苏老二有关,很是可惜,“那我帮你留意着,拖拉机厂的福利好,只要放出风声,很快就能有人找上门,你打算卖多少钱?”
“我们多少钱买的就多少钱转手。”
常师傅皱眉,“走人情托关系那笔也要算进去,大两百呢,这事你交给我,我帮你办,你别操心了。”
“谢谢常大哥。”
常师傅笑,“行了,你去忙你的事吧,有消息我通知你你让民安去签字就行。”
“好。”
从常家出来,李半夏先去挂了个电话,告诉三哥三嫂,“姚家大嫂不介意,让三嫂他们随意。”
李三嫂高兴的在电话那头道谢。
“……这只是一个信息差,早知道早进场,机遇更多一些。”
打完电话,李半夏先去火车站,买了辽宁锦州那边的火车票,算着时间,又在火车开之前辗转几个地方,把手里的小金块卖出去几块。
两块二十克,两块三十克,一块十克的,一共一百一十克,价格每个地方还不一样,有的91收,有的92收,一共卖了一万零七十块钱。
第一次手里有这么多钱,火车上,李半夏攥着自己的布兜子,全程没松过手。
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地方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银行都下班了,李半夏索性找了个饭馆先吃饭,借取钱的由头跟开饭馆的年轻小夫妻搭上话。
“……听单位的小年轻说,银行现在有任务,国家券要多少人认购什么的。”
小夫妻笑着说这倒不清楚,“不过前两年搞的那什么债,不少人栽了大跟头,现在这又弄出来的券,大家伙可不敢再买了……”
“说的也是,有风险,我弟还让我打听价格,说想买。”
李半夏顺着他们的话,旁敲侧击开盘价跟收盘价格,想看看与沪城的中间差价有多少。
小夫妻里的男人蹙眉想了下,“咱们这小地方,估计就是票面价,谁还会傻到像前两年那些高价买?”
“也有可能降价卖……”女人在一旁补充了句。
李半夏有了数,跟小夫妻又说了几句闲话,出了饭馆。
她顺着小夫妻提供的路线,找到了银行,在银行不远处找了家宾馆住下,又跟宾馆的老板打听了国家券的事。
老板连连摆手,“什么面额的都不能买,买五块的亏五块,买十块的亏十块,一百块钱换一张纸,转头就废了……”
李半夏道了谢,在宾馆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背着布兜子在锦州转了转,知道国家券的人不少,但建议买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