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郓城县(2 / 2)

“是!”

差役带着路,时文彬坐着八抬大轿,一起上了城墙。

这时候,天也渐渐亮了,站在城墙上,基本上已经能看清楚城墙下的人了。

果然看到城墙下站着几十个人,身上都是血迹斑斑的,有的还是互相搀扶的。

一看就是刚刚经历过战争,每个人都受了伤,只不过有轻有重,脸上也是尽显疲惫之色。

为首的两个人,一看就是这群人的首领。

你还别说,时文彬还是曾经见过宣赞和郝思文的。

时文彬冲着下面高声喊道:“下面是宣赞和郝思文将军吗?”

郝思文赶忙回道:“正是我们二人,城墙上的那位可是...”

时文彬一拱手:“下官便是时文彬。”

宣赞和郝思文赶忙拱手:“拜见时大人!”

时文彬也是赶忙还礼:“两位大人请了!”

如果按品级,宣赞和郝思文比时文彬要大了两级。

不过,在宋朝,特别是北宋末年,文官地位均高于武官。

宋朝建立政权后,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大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

在中央,重要官职多由文官担任,如宰相、枢密使等,武官很少能参与核心决策。

在地方,文官也常被委以重任,武将往往要听从文官指挥。

此外,文官在待遇、晋升途径等方面也普遍优于武官,社会上形成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局面,优秀人才也多涌向文官一途。

因此,尽管宣赞和郝思文的品级高于时文彬,说起话来也是非常的恭敬。

再说,现在的二人是残兵败将,只剩下了几十个人,而且还没有一个安身之所,正是有求于人家时文彬。

时文彬经过确认,城墙下的人果然是朝廷的禁军,倒也不敢怠慢,赶忙吩咐道:“快快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宣赞等人鱼贯而入。时文彬已在城门内等候,见到这支残兵,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宣将军,这是...”

宣赞翻身下马,抱拳行礼:“时大人,我军...败了。”

时文彬脸色骤变:"三万大军,竟然败给了梁山贼寇?"

“唉!”

宣赞叹了一口气,“我军中了梁山贼寇的奸计,以至于此。”

时文彬看了看众人:“听说这次,朝廷派了三万大军,大将军是关胜,不知...关将军...”

郝思文上前一步,声音嘶哑:“关将军被梁山贼寇所擒,生死未卜。我等拼死突围,才得以保全性命,逃了出来!”

“啊!”

时文彬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以前只是想水泊梁山都是一群草寇,乃是乌合之众,真没有想到,梁山竟然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

他又一想,自己的郓城县离水泊梁山只有区区六十里地,如果骑上马,片刻便可以到达。

水泊梁山会不会攻占我的郓城县呢?

想到这里,时文彬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他稳了稳心神:“两位将军,先进城歇息吧!”

宋朝会在每个州或者县设立驻军,被称为厢军或者乡兵。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当地安全和治安,打击犯罪,应对一般的军事威胁。

有时候,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提供应急响应,如协助疏散民众、修复基础设施等。

因此,战斗力是非常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