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S级危险区?不,是唯一的生门(2 / 2)
六个小时后,夜色如墨。
一架体型庞大的,涂着特殊吸波材料的运输机,在跑道的尽头,悄然升空,如同一只巨大的夜枭,融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机舱内,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们默然不语,检查着自己的装备。
角落里,陈斌和他的技术团队,正在最后调试着各种精密仪器。
而周翊聪,则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手里,还捏着那个淡青色的安神香囊。
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神农架。
神农架外围,临时军事基地。
运输机的引擎声由咆哮转为低沉的呜咽,最终归于寂静。厚重的舱门缓缓落下,一股混杂着泥土、腐殖质与某种难以名状的腥甜气息的潮湿空气,瞬间涌了进来,带着原始山林的蛮横,钻入每个人的鼻腔。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
这里的天空,是一种压抑的铅灰色,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塌陷下来。周遭的山林静得出奇,没有鸟鸣,没有虫叫,只有风穿过树叶时发出的,如同叹息般的“沙沙”声。这种极致的静,比任何喧嚣都更让人心悸。
“所有单位注意,开启环境监测系统,一队、二队呈扇形警戒!”林曦的声音通过战术耳机传来,清冽而冷静,瞬间驱散了队伍中一丝不易察??的惶然。
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动作标准而高效,在营地外围构建起第一道防线。
临时指挥帐篷内,气氛凝重。
巨大的战术平板上,显示着陈斌团队实时构建的三维地形图,两条鲜红的箭头从他们的位置出发,指向神农架深处,分别标注着“A路线”和“B路线”。
“报告孙局,再次确认,A、B两条路线是综合了卫星勘测、地质结构、植被密度等多维度数据后,得出的最优突进方案。”陈斌扶了扶眼镜,镜片反射着数据流的光芒,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虽然风险评级依旧很高,但这是目前最科学、最高效的选择。”
孙振海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那个悠闲地摆弄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黄铜罗盘的年轻人。
周翊聪正用手指轻轻拨动着罗盘上的指针,那指针并非指向南北,而是在盘面上毫无规律地颤动、旋转,像个喝醉了的酒鬼。
“周顾问,”孙振海的声音沉稳,“你的看法呢?”
陈斌的嘴角撇了撇,没说话,但眼神里的轻蔑毫不掩饰。在他看来,在如此精密的现代科技面前,还抱着老祖宗的罗盘寻路,简直是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