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周翊聪,赢得如此干脆利落(2 / 2)

峡谷内的死寂,在怪物化为飞灰后,变得更加浓稠,仿佛连空气都凝固成了实质。那块被周翊聪捏在指尖的黑色晶体,像一颗拥有生命的煤块,微微搏动着,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恶意。

“这是‘煞晶’。”周翊聪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将晶体递到孙振海面前,“是高浓度的‘煞气’和改造者的精神力融合后,留下的残骸。你可以理解为……它们的黑匣子。”

孙振海小心翼翼地用证物袋将其收起,眼神凝重。一个“哨兵”就能留下这种东西,那个所谓的“母体”,其能量层级已经超出了所有预案的评估。

瘫坐在地的陈斌,终于在队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看着周翊聪的背影,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像是在看一个披着人皮的未知存在。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骄傲和刚刚经历的生死冲击让他失语,最终只是狼狈地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已经歪掉的眼镜。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周翊聪把保温杯拧好,揣回怀里,那副悠闲的模样,仿佛刚刚经历的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饭后散步,“血腥味,很快会引来更多的‘清洁工’。”

队伍重新启程,气氛却已截然不同。特战队员们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他们看周翊聪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好奇,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近乎盲从的信赖。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而陈斌,则像个游魂般跟在队伍中央。他不再执着于手腕上那块不断发出错误警报的战术终端,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周翊聪。他观察周翊聪如何判断风向,如何分辨植物的微小差异,如何仅凭呼吸的节奏,就能断定前方是否有埋伏。

他越看,心中那座用数据和逻辑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崩塌得就越快。他发现周翊聪遵循的,是另一套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精准无比的自然法则。那是一种凌驾于现有科学之上的,更宏大、更底层的“道”。

又行进了约莫一个小时,前方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原本狭窄的峡谷,在此处豁然开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如同圆形斗兽场般的盆地。盆地的地面,被一种灰白色的、不知名的岩石覆盖,上面刻满了无数深浅不一的沟壑,纵横交错,如同巨人掌心的纹路,又像是一座天然的、巨大的迷宫。

“停。”周翊聪再次抬手,他的眉头,第一次真正地皱了起来。

“怎么了?”林曦上前一步,她的手已经习惯性地握住了匕首的刀柄。

“我们进了一个‘阵’。”周翊聪的目光扫过整个盆地,眼神变得锐利,“这不是天然形成的。你看那些沟壑,看似杂乱,实则暗合‘八门遁甲’的方位。这是一个‘活阵’,一个会自己变化的迷宫。”

“迷宫?”陈斌下意识地抬头,试图让无人机升空进行测绘。然而,无人机刚飞起不到十米,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打着旋,一头栽了下来。

“没用的。”周翊聪头也不回地说,“这里的地磁和气场是紊乱的,而且在实时流动。你的电子设备在这里,跟一块砖头没区别。你现在看到的路线,下一分钟可能就变成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