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年轻人,怕是小说看多了吧(2 / 2)
秦卫国派来的联络员也走了过来,面带一丝难色:“周神医,龙老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中医的宝贵财富,要妥善安置。只是……他们中的几位,性子都比较……呃,独特。”
周翊聪笑了笑,他当然明白“独特”是什么意思。中医传承千年,流派林立,尤其是在民间,藏龙卧虎者众,孤傲不群者更多。想将这些拧成一股绳,难度不亚于开山辟路。
他走下山坡,吴院士和那群老中医也迎了上来。
“周神医,我来给您介绍。”吴院士热情地拉过一位身材瘦小、山羊胡、眼光锐利的老者,“这位是孙敬修,孙老,人称‘药痴’。一手炮制药材的功夫,据说能让三年的黄芪,生出五年的人参药性。”
那孙老头上下打量着周翊聪,鼻子“哼”了一声,没说话,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七个大字:黄口小儿,懂个屁。
吴院士面露尴尬,又指向一位满脸皱纹、沉默寡言的老婆婆:“这位是刘凤姑,刘婆,一手‘飞经走气’的针法,神出鬼没,江湖人称‘针怪’。”
刘婆只是对周翊聪微微点了点头,便垂下眼帘,像一尊入定的石像。
剩下的人,也大多是这般神情,有好奇,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不信任。他们敬佩的是能治好龙老、让奥运冠军站起来的“神医”名头,但对于眼前这个嘴上没毛、看起来比他们孙子还年轻的周翊聪本人,心里都存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周翊聪也不在意,将他们引到刚刚用【神农药锄】开垦出的那片五色土地旁。
“诸位前辈远道而来,辛苦了。”周翊聪开门见山,“复兴基地百废待兴,最紧要的,就是这‘百草园’。没有好药,医术再高也是无源之水。这是我拟定的一份草药名录和种植规划,请诸位前辈过目。”
他将一张图纸递了过去。
一群老头老太立刻围了上去,只看了一眼,人群中就发出了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
“胡闹!”“药痴”孙敬修第一个拍案而起,不对,是拍着大腿站了起来。他指着图纸,山羊胡气得一抖一抖:“老夫玩了一辈子药材,就没见过这么种地的!什么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区,你当是小孩子过家家摆阵图吗?金生水,水生木?那西洋参性凉属水,你把它跟性温属木的当归种在一起,就不怕药性相冲,两败俱伤?”
他又指着名录上的一行字,声音拔高了八度:“还有这个,‘九叶龙芝’?‘凤凰血竭’?这都是古籍里才有的东西,早就绝迹几百年了,你上哪儿找去?写在纸上画饼充饥吗?简直是荒唐!可笑!”
他的一番话,立刻引来了不少附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