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铝锅盖上的火炬纹(2 / 2)
中午十二点,小米粥熬出了金黄的锅巴。妈妈把麻花摆成火炬形状,筷子在瓷盘里比画:“要不我进去问问?”
“问啥?”爸爸坐在小马扎上擦安全帽,“问他‘儿子你抑郁了吗’?”安全帽的反光镜被他擦得锃亮,映出厨房的白瓷砖,“你就记住,咱儿子跟咱不一样,他心里有片海,现在只是暂时搁浅了,等潮水来了,自然会漂起来。”
林阳的房门“吱呀”开了条缝。他站在门口,头发睡得乱糟糟,T恤反穿,露出背后印着的“长春师范大学”校徽。“妈,”他声音沙哑,“有吃的吗?”
妈妈猛地转过身,铝锅铲“哐当”掉在地上。“有!有!”她手忙脚乱地盛粥,“你爸刚热了麻花,你三伯儿从津南带来的,还是火炬形状的……”
爸爸冲林阳眨眨眼,安全帽的反光镜晃过他的脸,像枚微型火炬。林阳没说话,走到铁皮柜前,把玻璃球放回原位,球心的枫叶正好对着柜门上的啤酒瓶盖。
(五)碗沿上的裂纹航线
下午三点,林阳坐在小马扎上喝小米粥。妈妈把炸糖糕端上来,堆成小山:“慢点吃,锅里还有。”
爸爸擦完安全帽,开始擦铝锅。“大港中学那事儿,”他忽然开口,铝锅铲刮着锅底的锅巴,“校长说空教室还留着,啥时候想去,打声招呼就行。”
林阳扒拉着碗里的麻花,火炬形状的糖霜掉在粥里,像片燃烧的枫叶。“知道了爸。”他想起苏芮邮包里的纸条,想起赵磊发来的纪念林照片,玻璃球在铁皮柜里闪了一下,裂纹里的光映在粥面上,晃出细碎的亮。
妈妈坐在对面,手里转着围裙带子:“儿子,你要是心里憋屈,就跟妈说说,别自己憋着……”
“妈,”林阳打断她,把碗里的麻花摆成火炬形状,“我就是想歇够了再走。”
爸爸放下铝锅铲,围裙上的油渍在阳光下像朵花。“歇够了就好,”他笑了,露出后槽牙,“你妈还怕你成了林黛玉呢。”
林阳也笑了,粥里的麻花火炬浮在水面,像极了《夏蝉与火炬》里那个用玻璃球摆成的五环。他知道,所谓的“永久假期”从来不是逃避,而是像玻璃球的裂纹,看似阻碍,实则在积蓄着下一次发光的力量。铝锅盖上的火炬纹还在反光,而他的下一段路,或许就藏在这反光里,等着被一碗热粥的温度,慢慢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