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风转向时(1 / 1)

秋老虎赖在九月底不肯走,仓库顶上的吊扇转得“嗡嗡”响,吹下来的风都带着热意。会议过去快半个月,仓库里表面瞧着跟往常没两样——林阳蹲在货架下核追溯码,扫码器“嘀嘀”响;小马趴在桌上录数据,键盘敲得“哒哒”响;蔡师傅开着叉车在周转区挪货,车斗擦过货架发出“蹭蹭”声。周明宇每天准时来,抱着他的黑色公文包进进出出,有时去行政楼,有时在电脑前捣鼓报表,倒没再提“竞聘”的事,张副总也没再来过仓库,林阳心里那根绷紧的弦,慢慢松了些。

“林哥,你说周师傅是不是真歇了那心思?”这天下午核完一批发往汉堡的货,小马凑到林阳身边,递给他一瓶冰汽水,瓶身挂着水珠,“这几天他就管着录数据,没再打听刘师傅的事了。”

林阳拧开瓶盖,喝了口汽水,冰凉的气泡窜到喉咙里,才缓过劲——刚才蹲在货架下核了俩小时码,腰都直不起来。“谁知道。”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他那性子,看着闷,实则急。上次会上没成,说不定是在等机会。”

“也是。”小马吸着汽水,瞥了眼周明宇的工位,他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字,白衬衫袖口挽到胳膊肘,露出手腕上的旧手表,“不过说真的,他想往上爬也正常。谁不想多挣点、管点事?就是上次会上那吃相太难看了——非把刘师傅踩得一文不值,显得自己多能耐似的。”

林阳没接话。他也觉得周明宇急功近利。想当主管,好好提方案、展能力就是,犯不着翻旧账、挑错处,把老刘十年的辛苦说成“管理落后”。那天会上老刘红着眼圈的样子,他到现在还记得,心里堵得慌。

“蔡师傅说,上周看见周师傅跟张副总在厂区门口说话,说了快半小时。”小马压低声音,“张副总拍了他肩膀,看着挺高兴的。你说……会不会是在说仓库的事?”

林阳心里“咯噔”一下,刚松的弦又绷紧了:“别瞎猜。蔡师傅咋说?”

“蔡师傅就说‘看着不对劲’,没多说。”小马挠了挠头,“他还说,这阵行政楼总有人来仓库晃悠,问东问西,一会儿问‘刘主管最近管啥’,一会儿问‘周明宇的系统用得顺不顺’,听着就像……像在摸底。”

林阳站起身,往老刘的办公室瞥了眼。老刘的门虚掩着,能看见他正趴在桌上写啥,背比以前更驼了些。这半个月老刘没提会上的事,每天还是早早来开门,蹲货架核货,跟以前一样,只是话更少了,有时林阳跟他说话,他得反应半天才能应上。

“不管咋说,咱干好自己的活。”林阳拍了拍小马的肩,“外贸库的货不能出岔子,别的事,少打听。”

小马点点头,又低头录数据去了。林阳拿着扫码器,走到外贸区的精密零件货架前——这批是发往法国的轴承,得赶下月初的船期,半点马虎不得。他蹲下身,扫码器对准激光码,“嘀”的一声,屏幕跳出信息:生产日期、生产线、工人编号,跟报关单上的一模一样。他松了口气,指尖在冰凉的轴承上碰了碰,忽然想起周明宇的话——“有系统自动比对,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其实周明宇的法子确实好用。这半个月用扫码器核单,出错率降了不少,以前一天核两批货就累得头晕,现在一天核三批都有余力。林阳不是不认可新东西,他只是不认可周明宇的手段。要是周明宇能跟老刘好好商量,说“刘师傅,我想试试新办法,您帮着掌掌眼”,老刘未必会反对——老刘虽老,却不是顽固,上次小马说“扫码器好用”,老刘还笑着说“年轻人会弄,就用呗”。

正琢磨着,周明宇忽然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张纸,径直走向老刘的办公室,敲了敲门:“刘师傅,总经办让填的‘仓库设备维护表’,您看看这儿填得对不对。”

林阳停住手里的活,往那边瞥了眼。周明宇站在门口,微微低着头,语气比以前客气多了,不像会上那样带着锋芒。老刘从办公室出来,接过表格,眯着眼看了半天,才说:“叉车的维护日期没错,货架那个……上周蔡师傅刚加固过,得改改。”

“好,我改。”周明宇接过笔,在表格上划了划,又递回去,“刘师傅,您再看看。”

老刘点点头,没说话,接过表格回了办公室。周明宇站在门口,回头往林阳这边看了眼,眼神没什么波澜,又转身回了自己工位。

“你看,他对刘师傅客气多了。”小马凑过来,小声说,“说不定真改了。”

林阳皱了皱眉,没说话。他总觉得周明宇这客气里,透着点刻意——像是在做给谁看。

没过两天,蔡师傅拉着林阳到仓库角落,压低声音:“小阳,有个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

“蔡师傅您说。”林阳心里一沉。

“昨儿我去行政楼领劳保鞋,听见王经理跟张副总的秘书打电话。”蔡师傅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才接着说,“王经理说‘周明宇的任命差不多了,就等老板签字’,秘书问‘老刘那边咋办’,王经理说‘调叉车班,管装卸,也算没亏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