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冷处理(1 / 2)

围着家属院的外围人员,在凌晨6:00的时候,将所有的文件,搜罗到卡车上,就直接离开了。

这时候,那六七十个人,已经跑出去了300公里左右。

这一些外围人员,所撤退的方向,是朝着斯德市而去。

三支车队,分成了三个方向,一支前往新西伯利亚市,一支前往华夏满洲里边境,一支前往斯德市。

等到这一些围困家属院的外围人员走后,家属院里面的人,才急匆匆的前往领导的家中报信。

按道理,这一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同样也是要住在这家属院里面。

但是作为一个石油工业城市,手中稍微有点权力的人,哪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上面的领导,动了捞钱的心思,就会让底下的人出手去捞,一级级下去,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有了钱之后,第一时间,肯定是要改善自己以及一家人的居住环境,所以他们纷纷花钱寻找了一处好地方,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开始伸手捞钱的那一刻,几年时间过去了,别说手中有点权力的人,就是那一些替他们办事的普通工人,也都全部搬离了家属院。

除了那一些没有参与贪污的领导,还住在家属院之外,基本上家属院就全部都是普通工人了。

对于这种情况,克魁早已经摸了个一清二楚,所以昨天晚上的计划,才会那么的顺利。

被他们抓走的那15家人,恰恰就是那一些不愿意参与贪污的技术人员。

还在睡梦中的领导,被那一些普通工人吵醒,脸色黑的像锅底一样。

死死的盯着那一些过来报信的工人,意思非常明了,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等一下就要挨骂了。

听完工人讲明了发生什么事情之后,领导们这才不断的打起电话,早早的就起来上班开会。

整座城市依靠安加尔斯克石油化工联合体,是老毛子最大的炼油和石化企业之一,负责原油加工、合成橡胶、塑料、燃料的生产。

配套企业有化工厂、热电厂、机械维修厂等。

企业领导层结构,是由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选拔派过去的人。

高层管理层由苏共任命,厂长是企业最高负责人,直接对苏联石油工业部负责,由苏共党员担任,需协调生产计划与政治任务。

权力最大的人就是总工程师,他是技术总负责人,管理生产流程、设备升级和安全生产。

接下来还有党委书记,负责监督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生产符合党的政策。

中层管理还有车间主任,负责炼油车间、合成橡胶车间。

还有技术部门主管,设有工艺科、机械科、能源科等。

厂长负责生产,党委书记监督政治合规性。

总工程师权力较大,因石油工业依赖专业技术。

名义上由“工人阶级领导”,实际决策权集中在管理层。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他们慢慢形成了国内最有实力的石油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