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易小勇出事(2 / 2)
把这些东西全都放回空间,李勇不再理会,隔日下乡,出来时抱着个大箱子,跟老刘叔汇报:在山上挖了个箱子,请求上交。
老刘叔急忙往上汇报,于是那个装满书籍的箱子,便一层层送上去。
过了几天,老刘叔说要安排李勇进城,接受表彰。
李勇心想,怎么还牵扯了这个事,也不太懂,就跟着去四九城了。
村里人也听说了,李勇要接受上层专门表彰,都感觉与有荣焉,觉得是整个村子光荣的大事。
这个年代的人,特别看重‘光荣’两个字,有光荣之家,光荣工人,只要附上这两个字,那便是无比的骄傲,说出去别人都要羡慕的存在,而且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
这可不是后世普通的见义勇为表彰能比的,因为这个时代是真正的有含金量,全民认可,很多时候甚至比有钱有房,更加的吸引人。
许多女孩子找对象时,一听到对方是光荣之家,经常痛快地同意。
所以,村民们和老刘叔都是面色红润的,哪怕吃不饱,说话没力气,也要鼓励李勇,说他是好样的,给他们村子争面子了!
李勇虽然不太理解,但也被这种氛围感染,这天跟着老刘叔来城里,接受表彰。
表彰大会在一个文化馆举行,下面坐着许多穿着中山装,看起来颇有气势的中老年人,门外竟站着警卫,警卫身上背着枪,气势很宏大。
李勇被安排在旁边一个特别的区域坐着等待,和他坐在一起的有十来个,随着表彰大会开始,身边的人被一个个喊上去。
李勇看到,他们也是在建国后有过重大突出表现的人,这次会授予一枚‘友谊勋章’,价值非凡。
很快到达了李勇,他被喊上去,说拾金不昧,捡到许多有价值的孤本,并没有自己昧下,而是积极上交,为国家的古文化挖掘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样授予了一枚勋章,别在他的衣服左前方。
每一个人上台之后,下面都会有一阵掌声,在那一阵阵掌声的烘托下,李勇的心情也热血沸腾了,渐渐地融入到这种氛围。
结束之后,他还有些激动,觉得这是一件极其特殊的事情,不像自己原本想象的轻飘飘。
回到家里,他摆弄着那枚勋章,然后是珍而重之的将它放入一个红锦盒子,收入空间珍藏。
八月份,气氛变得严肃起来。
只因在大家的期盼声中,公社食堂没有变得好吃,只是稍微好了一些,由之前的一个窝窝头,变成了两个窝窝头。
众人一开始还不相信,想着是不是粮食没运到食堂去,很多人去粮站打听,但粮站表示,都运过去了,食堂的水平只能是那样。
到后面问多了,便直接说:今年各地都干旱,没什么收成,主要是要省着些,才能吃到明年。
于是大家都知道了,今年还真是个倒霉催的大旱年,而且还是全国大旱!是真的举国无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