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丢娃娃了!(1 / 2)

12月份的大雪纷纷扬扬落下,大家都裹上了棉服,工厂也早早停工了,开始给工人放年假。

这是1959年的12月,也是粮食问题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大家都饿得上气不接下气,许多厂子都关闭了,他是坚持开着的也大多磨洋工。

更多的人是一天到晚睡在家里,因为没人出门了,少走路,少说话,胃里那点东西就能撑得久一点,忍到下一顿饭开始的时候。

在12月份,大家都没什么事做的时候,榆树村一个人丢了。

经常和李浩玩的一个小女孩,叫王娟花,大家都叫她娟子,不过三岁,出去走动的时候忽然就不见了。

她的妈妈跟小娥婶是亲戚,小娥婶和桂花婶、桂云婶都熟悉,是村里八卦的主要人员,如今,因为李勇的关系,大家的主要八卦阵地都转移到了李家,也就是为了聊天的时候多跟李父李母交际,攀些交情。

村里其他人也有这种心思,一次全都涌来了,一伙人跟娟子是亲戚的都出去找孩子,大部分人都没动,走不动路,自己都要饿死了,哪有力气找人?

反而聚集在李勇家,只要跟李农平搭上话,黄秀兰就会自然地端出一小碟零嘴来,仿佛不要钱似的,给大家伙吃。

大家也不敢多吃,人多着呢,如果是瓜子,一人拿个两三颗,拿多了就会遭人白眼,一堆人围着,默认要平均分配。

如果是花生,就一个人拿一颗,就算是占了大便宜了,吃完之后聊天也更有劲,说起当天发生的杂事。

有时候运气好,是炸好的一片一片的肉条,同样一人只能拿一片,这时拿过一片的人就会飞快地回家,通知家里的人过来,全家人包括附近的邻居,只要是能动的,都会往这边赶,不能动的,抬也会被抬过来。

可以说,隐约间,李家已经成了村子的福利机构,众人每天能从这里获得一些营养,李家的声望也是越发的大了。

至于那些跟李家有仇的人家,自然是不能过来,都不用李农平夫妇动手,他们来的时候,黄秀兰一个嫌弃的眼神,就有一堆人将他们赶走,至于他们挨饿,没东西吃?撑着吧。

也就是因此,这会儿娟子出事的时候,大家也是聚集在李家门前,叽叽喳喳地说了这事。

最先到来的就是娟子的奶奶黄翠萍婶子,她跟黄秀兰是一个村的,本来不熟,但是李家人现在太有声望了,子孙又有本事,她一个孤苦的老人哪找得到小孩?当然最先就想过来求帮忙。

“秀兰啊,我们家娟子丢了!丢了!”

她从家里跑过来,扑到黄秀兰的面前,眼泪水糊满了满脸,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翠萍婶,你慢点说。”黄秀兰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