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集:甘龙的无奈(1 / 2)
槐下残叶(续)
甘龙在廊下坐了整夜,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老仆端来的粟米粥温了三次,他只舀了半勺便放下,目光始终胶着在庭院里那堆未燃尽的竹简灰烬上。晨露打湿了他的朝服下摆,沾着些焦黑的残片,倒像是给这袭穿了三十年的锦袍,缀了圈新的纹章。
"老师,该梳洗了。"杜挚捧着铜盆进来时,见甘龙正用枯枝拨弄灰烬。那些曾写满"法不可变"的竹简,此刻只剩些蜷曲的炭条,被风一吹便散作星点。
甘龙忽然抓住杜挚的手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你还记得五年前,咱们在渭水畔联络的那些乡老吗?"
杜挚一怔。他当然记得,那时他们带着玉璧去见那些守着井田的老者,说只要联名上书废新法,太傅府保他们世代不失田产。可上个月路过渭水,那些人正围着新修的灌渠欢呼,渠边立的石碑上,刻着卫鞅的名字。
"前儿在市集,我见着张老栓了。"杜挚低声道,"他儿子凭军功得了爵位,正给新屋上梁,请了半条街的人喝酒。见了我,还塞了块腊肉......"
"他没提旧事?"
"只说托新法的福。"
甘龙松开手,枯枝从指间滑落,在灰烬里戳出个浅坑。"也是,"他喃喃道,"谁会跟肚子过不去呢。"
正说着,院外传来车马声。管家匆匆进来禀报,说是公孙贾来了。甘龙眉峰微蹙——这位太子旧傅自去年因私匿人口被削了爵,便称病闭门不出,今日怎么突然登门?
公孙贾的朝服洗得发灰,腰间玉佩也换成了石质的。见了甘龙,他竟扑通一声跪在阶下,膝头撞得青石板闷响:"老师,救救老臣!"
"起来说话。"甘龙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卫鞅要清查全国户籍了!"公孙贾的声音发颤,"我那远房侄子逃了兵役,躲在我府里三年......这要是查出来,连坐之罪啊!"他从袖中摸出个锦袋,里面滚出几粒明珠,"老臣知道老师与商君相熟,求您......"
甘龙看着那些在晨光里发亮的珠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刚任太傅时,秦献公赏赐的那串东珠。那时秦国还能从西域换来些珍宝,后来河西失守,商路断绝,朝堂上的大夫们连玉簪都换成了骨制的。
"你可知,去年陇西新辟的牧场,养出的良马已能跟赵人换珠玉了?"甘龙忽然问。
公孙贾愣在当场,不知这话何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