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集:列国的震动(1 / 2)
函谷风起
一、安邑的雪:魏国相府的铜炉烧得正旺,公孙痤的侄子公孙衍却觉得浑身发冷。他将河西之战的战报往案上一拍,羊皮纸卷边缘的火漆印崩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秦篆——那些曾经被他嗤笑为"鸟叫"的文字,此刻正像一把把淬了冰的匕首,刺得人眼晕。
"七万联军,三日溃散?"魏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玉杯里的酒晃出大半,溅在他新做的紫袍上。那袍子用的是齐国产的上等绸缎,本是为了下月朝会准备的,此刻却被战报映得发暗。
公孙衍低着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还记得三年前,自己作为魏使入秦,在栎阳街头看见卫鞅立木为信,当时只觉得可笑——西陲蛮夷,也配谈法度?可现在,那份可笑变成了锥心的疼:"秦人设伏于阴晋古道,先用疑兵牵制我军主力,再以锐士突袭中军......"
"锐士?"太傅叔痤猛地咳嗽起来,花白的胡须上沾着痰沫,"就是卫鞅练的那些农夫?"
"不是农夫了。"公孙衍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们穿铁甲,持长戟,三日奔袭三百里不卸甲。河西的溃兵说,那些秦兵眼里只有首级,像饿疯了的狼。"
窗外的雪下得紧了,打在琉璃瓦上簌簌作响。魏王走到窗边,望着相府庭院里被雪压弯的梅枝,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魏武侯在这里宴请列国诸侯,那时的秦国连入席的资格都没有。可现在,那个连酒爵都配不上的蛮夷,竟斩了魏国的上将军。
"韩王那边有消息吗?"魏王的声音有些发飘。
"韩军在河阳就撤了,说是粮草不济。"公孙衍的声音低了下去,"但臣查到,卫鞅战前见过韩使。"
"竖子!"魏王猛地转身,玉杯摔在地上碎成八瓣,"合纵抗秦?他们这是合纵降秦!"
叔痤捂着胸口直摇头:"当年老臣病重,劝惠王杀卫鞅,他不听啊......现在好了,这把刀反过来捅向咱们了。"
公孙衍没接话,只是盯着案上的战报。秦篆的笔画像一条条绷紧的弓弦,他忽然明白,那些被列国嘲笑的秦音,早已不是鸟叫,是弓弦震颤的锐响。
二、临淄的稷下风
稷下学宫的辩台周围,比往常多了三成学子。穿儒服的齐人正摇头晃脑:"秦用霸道,虽强必不长久。"话音未落,就被个穿短打的年轻人打断:"去年秦国送来的粟米,比魏国的多了两成!霸道怎么了?能让百姓吃饱饭就是王道!"
淳于髡捻着山羊胡,眯眼看向西方。他去年游秦归来,说秦国已非蛮夷,被学宫里的人笑了三个月。现在,那些笑声都变成了沉默,像被风吹散的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