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陈年旧事(1 / 2)
凡事有利就有弊。
现如今愿意让四叔住到自家附近,也是奔着守望相助去的。
不然又不是自己亲爹亲兄弟,平日里关系远不远近不近的,至于这么上心嘛。
杨远逊这么一说,杨远信就强调道:“先说好,咱们这胡同里的房子,在一进的小院儿里,那可是独一份儿。
你要是再找,可比不过这个!
要么偏,要么小。
这事儿我不能瞒你。别回头你照着你爹现在的房子比较,觉着我不上心。”
杨远逊虽说略微有些失望,可来了这么俩月,也不是不了解这边房子的状况,自个儿堂哥刚刚说的没一句瞎话,于是诚恳的解释道:“哪有一模一样的房子。就是这一个胡同里的,还有新旧之分呢。
我就想着,占一头吧,离的远也远不到哪儿去,但是房子得大点儿,不能比这边的小太多。
这又不像村里,宅基地那么便宜,我总得备着儿子娶媳妇生孩子的地方。”
杨远信缓缓的点点头,要是有这句像样儿的话,那就都好说。
于是打发人走:“先回吧,有信儿了我路过跟你说一声。”
杨远逊老老实实的回家去。
李水仙这才近前八卦道:“也是四叔憋的住气儿,那么一大家子,挤到一个院子里,孙媳妇儿媳妇都有,哪有舌头不碰到嘴唇的时候,反正他们隔壁郭大厨家的那个碎嘴娘们。
见了我没少阴阳怪气,说你们家乡下来的这个财主亲戚,家里天天叮叮咣咣的怪热闹!”
杨远信这话减半儿听:“不至于,最多呛呛两句,我四叔在呢,谁敢撒泼吵架,找着修理呢。”
李水仙撇撇嘴,爷们儿都粗枝大叶的,根本了解不了,一个屋檐底下,发生那种计较吧好像不至于,不计较又憋气的鸡毛小事儿。
时间长了,再温柔的人都会脾气暴躁。
好在四叔拎的开,愿意给俩儿子分家。
不然早晚有憋不住第一天。
被夸奖的四叔这会儿在炕上数钱。
数一个,叹口气,数一个叹口气。
越数越慢!
四婶儿想吹灯,大晚上的搁这儿点灯熬油,她心疼。
可又怕自己多嘴了,被老头子锤,那拳头落身上,肉疼。
又等了一会儿,心疼战胜了肉疼。
小声喊道:“老头子,老头子,别数啦,赶紧睡吧。”
四叔又叹了口气:“儿女都是债啊,老二这房,你看着吧,他绝对把二百块大洋花的精光!”
四婶儿不信:“哪有那么正好的事儿,远信不是说了吗,咱们这院儿,算是顶好的一波了。
不在这个胡同找,就没有这个价儿!”
四叔不想跟老伴儿多解释。
自己这个二儿子,从来都不是个吃亏的主儿。
天天小账算的清清楚楚,不去当个账房都屈才了。
现在这个院儿,不但是自己要养老,以后肯定也是要传给老大家。
今儿晚饭前,底下媳妇们又有了点儿小计较。
家里十三口人,其实紧紧巴巴也住的下。
只不过村里再不好,房子也是敞敞亮亮的,到了城里,都觉着自己受委屈。
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吃饭的时候,四叔才明着告诉老二,准备给他买个院儿。
话说出去之后,晚上躺炕上左翻右翻睡不着。
爬起来点上灯,把钱匣子给掏出来。
开始盘点家底。
老大开书铺,装修加上进货,花了一百出头,买房子花了二百。
卖地的钱留了三百大洋,剩下的换成了十三根儿小金鱼,跟家里剩的四根儿一起,码的整整齐齐的,在煤油灯的照射下,发出让人安心的暗黄色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