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以物易物(2 / 2)
于是恳切的说道:“您要是真想买,拿个我能认识的东西来,只要我认识,就跟您换,咱爷们一口吐沫一根钉,说话算话。”
老头低头想了下:“这你说的,等我啊,等我马上回来。”
说着用不符合自己年龄的速度,窜了出去。
杨福平找了两块砖头,坐着闭目养神。
说话说多了,热气儿都跑了,费精神!
老头一走,生意就来了。
这个黑市上,杨福平干的好像是独门生意。
一时间人来人往的,差点儿排起了队。
脚边的袋子,不时的被偷渡进去几条腊肉。
不过再怎么暗自加上去,也是有数的。
来这里的,心眼子一个比一个多。
真要是一直添,今儿就别想走出去了!
生意好,价格黑。
就这,等袋子空下来,还有人闻信过来问明儿还来不来。
杨福平只含糊道,看明儿还有货没有!
等老头呼哧带喘的又跑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杨福平正在收拾空袋子。
一句话没说,立马把手里的东西伸到了杨福平鼻子底下:“看吧,这玩意儿你指定认识!”
杨福平借着隔壁摊儿上微弱的灯光,仔细看了看。
这玩意儿还真不能说不认识。
杨远信天天手里端着的紫砂壶嘛。
只不过老头拿过来的这个,壶呈扁圆形,通高约一寸多点儿,壶身采用捏塑成型工艺,短流圆形把,底部设三乳状足。壶肩阴刻十四字秦汉体铭文“台鼎之光,寿如张苍”,盖钮及壶底分别钤“彭年”“香蘅”阳文篆印。
杨福平看看老头。
这人得意的快翘出来尾巴了:“好好看看,这可是乾隆年间的物件儿!”
杨福平实诚的摇头:“这玩意儿我倒是认识,可不懂!”
没等老头发火儿,杨福平接道:“虽然看不懂,但是咱爷们说话算话,这块儿腊肉,就归你了!”
老头喘口气,接过杨福平手里的这块儿腊肉,自嘲道:“要是太平年间,你这一袋子腊肉也顶不上个壶把儿!”
这句牢骚话,杨福平只当没听见。
卷好包袱皮儿,提着空袋子就往外走。
今儿生意太好,多少心里有些担忧。
于是走走停停,不时的回头看看,没用的胡同也绕了好几个。
可偏偏一点儿异样没感觉到,杨福平疑惑的想,莫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个黑市儿还挺守规矩?
太太平平到家之后,杨福平顾不上收的这些个大洋,小黄鱼还有收拾之类的东西。
先把那个小圆紫砂壶放在堂屋的桌上。
自个儿脱下衣服,一头扎进被窝里,只想睡个天昏地暗。
连媳妇的问话,都没回上几句就扯起了呼噜。
刘翠芬没问出来平安与否,只好亲自上手检查了一遍儿。
见没事儿,也放心的跟着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只听杨远信在堂屋亮起了嗓门:“曼生壶?还是彭年曼生壶!福平,福平!这是不你弄回来的?”
杨福平下意识的把头塞进了被窝里,天王老子有事儿,也得再睡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