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盘点收入(2 / 2)

杨远信张口:“你那三个下午,卖出去多少?”

杨福平赧然:“一天三五百斤吧,加一起一千一百来斤。”

好家伙,这粮食还越卖越多了。

杨远信对这绸缎挨个上手了一遍儿。

挨个报名儿:“这两匹是江绸,色儿不错挺鲜亮,这三匹是暗花绸,颜色挺沉稳,你娘这个岁数穿着合适。

等过完年就快到春天,春绸正好做外衣穿!

呦,这还有两匹素软缎,不错不错······”

杨福平听到耳朵眼里就自动转化成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好不容易挨个点评一遍儿,杨福平泼了盆凉水:“咱家穷成这样儿,哪来的钱穿缎子衣裳?”

杨远信不舍的放开了最后的那匹香云纱:“再说,再说吧,谁还没两件儿没上身的新衣裳呐!”

把眼从这顿锦缎上拔出来,稍微拨弄了几下几张狼皮跟十来张羊皮:“这几张羊皮,等市面儿上平稳了做几件儿袄子穿,你那貂就别显露出来了!

狼皮看能拼出两床褥子不能,你老丈人一床,我跟你娘一床。

你们小孩儿家家的,火力壮,倒也一时用不着!”

杨福平点头记了下来。

其他吃的用的看了一遍儿,不外乎腊肉风干肉还有其他干货之类的。

过年走礼只能送出去一点儿,剩下的留着慢慢吃吧,反正吃完之前是不会坏的,最多不那么新鲜。

点兵点将,剩下的还有个单独放一大箱子瓶瓶罐罐,跟一个成年男子能两手合抱的带锁小箱子。

杨远信犯愁了:“这些个玩意儿,你还是收起来吧,我除了紫茶壶能说出个一二三,其他的我也不认识啊!”

杨福平只觉得花花绿绿的挺喜庆。

毕竟是没本儿的买卖,至于是古董还是赝品,对杨福平来说没啥区别,不知道还可以平常心,要是知道了,又得提心吊胆。

爷俩随意抓出来两个瓶子看了下,下面印着“乾隆年制”。

杨远信不屑道:“就是真的,也不怎么值钱,这么花里胡哨的,当个花瓶,还担心花色儿压不住呐!”

杨福平嫌弃的扔进了棺材,省的占地窖的空间。

接下来就剩那个小箱子了。

杨福平拿把斧子,对着锁子狠狠的砍了两下。

盖子很容易就打开了。

里面不出所料,都是之前物件儿。

大洋有,大小金鱼儿有,蒜头金镯子,金耳坠子,银镯子,银制的长命锁,还有不认识的玉啊宝啊之类的首饰。

杨远信酸溜溜的来了句:“我跟你爷俩人加一起,一辈子也没凑够这么一大箱子。

果然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啊!”

吃夜草的杨福平没搭腔,仔细的把东西给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