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初现假币(1 / 2)

杨福平不紧不慢的托人去打听韩师傅的底细。

约莫两三天的样子,人家也帮忙打听个七七八八了。

大体上,跟韩师傅说的差不离。

可有一点儿,韩师傅爹娘两年前都没了。

杨福平掐指一算,韩师傅今年二十七八,他爹三十六的时候生的这个老生儿子。

六十出头就没了,也不算早亡。

这么一来,小两口就没老人帮衬了。

至于兄姐,上头爹娘没了之后,那就是个亲戚。

帮个小忙可以,其他的就别想了。

想来想去,杨福平还是踏上了林老师家门。

让帮忙看看学校有没有合适的女老师。

(猜林老师家玉娟姑娘的,该打。小姑娘50年才17岁,正常人家都不会给姑娘介绍个大十岁的女婿。)

杨福平一条条的说出来韩师傅的优点。

林老师打断道:“等等等等,连爹娘没了都是优点?”

杨福平舌绽莲花:“林叔,有哪个新媳妇进门是奔着伺候公婆来的。

咱不是说儿子结了婚爹娘就得去死。

可这不是撞上了吗?

那不得往好处想想,一进门就能当家做主,男人长的还面嫩,有份手艺还有点儿家底儿,这不挺好。

您要是能帮忙找个独生闺女的,人家能把老丈人当亲爹伺候!”

林老师失笑:“你这张嘴啊,跟你爹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行吧,我帮你打听打听。

不过你也别瞒我,这么下功夫,是为着什么能说说不?”

杨福平真诚待人,把自个儿当初的盘算,跟普遍撒网的心态都说了。

说完耸耸肩:“都接触两回了,咱也不说图他那手艺,就是看在韩师傅挺诚恳的份上,顺手给人牵个线。”

林老师点头算是应了这事儿。

反正牵线是牵线,要是真有合适的,都是四九城的坐地户,肯定女方也会去打听。

杨福平把事儿交给林老师之后算是了了份心事儿。

消消停停的去上班儿,顺便跟这两天爬高上低检修路灯电线的韩师傅打个招呼。

一条大街能忙多久呢。

韩师傅很快就跟杨福平告辞了。

林老师估计还在斟酌一二,短期内没有回话。

走的时候恨不得一步三回头:“杨哥,你有谱没有啊!”

杨福平笑眯眯的像个渣男:“哎呀,快了快了!到会我给你单位摇电话!”

(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有电话局所13个,市内电话交换设备容量门,电话用户个,共有公用电话40部。

不愧是首都!)

送走了韩师傅,杨福平坐在小屋里喝茶,眼看着风沙渐歇,是个人心情都不错。

现如今的小日子挺美,上面儿不给添人。

闲的时候,杨福平就培养二平当账房,不对,会计。

这事儿杨福平也没藏着掖着,

小孙认的字儿加起来不到一箩筐,一看见账本就脑袋大,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再说了,学会做账,又不加工资,小孙自觉挺算的明白这个账。

二平自个儿也乐意学,家境还算凑合的时候,也上过几年学,就应付粮店这点儿进出,弄明白了窍门之后,跟喝水似的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