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当机立断(2 / 2)
这事儿,我跟婷婷的户口上写的清清楚楚,夫亡,父亡,任谁来也翻不了账!
所以我跟婷婷就是孤儿寡母俩人。
至于谣传的那位长官,人家叫张前进,虽说年龄一致,长相也差不多,但人家有妻有子,部队档案上可不是叫张铁柱!”
这话说的是几个意思,一堆人都蒙了。
难不成传言是个误会?
宋婶子幽幽的补了句:“关于婷婷亲爹的事儿,有任何流言蜚语,都以我说的为准!”
杨福平肃然起敬,跟一个当官儿的丈夫直接干脆的撕撸开,不是一般的农村妇女能干的出来的。
怎么说呢,不愧是当过民兵队长的女同志,当断则断。
林老师心里默默同情了下韩师傅,这未来丈母娘,看着面善,但是干起事儿来,杀伐果断,是个当家做主的角色。
万一真有可能住在一起,不知道会不会有摩擦。
双方介绍完之后,也放任两个小年轻一起溜达溜达。
这两条长椅不远处就是有名的“永安桥”,永安桥连着琼华岛,桥头两边儿还各摆着两对老石狮子和两座古牌坊,阳光洒下来,整座桥白的发亮。
小张老师跟韩师傅走到跟前儿,低头就能看到白塔和石桥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杨福平没有顺风耳,只远远的看着两个小年轻,脸上笑容不断,应该是聊的不错。
干坐着也没劲儿,杨福平站起来也要逛逛。
说实在的,林老师还有吕婶子跟这位宋婶子还能聊两句,他坐着,跟听家里爹娘说闲话儿差不多,有些融入不了。
吕婶子正说的兴起,直接跟杨福平摆手:“你看看九龙壁修缮好了没有,要是还没有修好,一会儿我们就不去那头了!”
好嘛,连行进路线都规划好了,杨福平只是想随意转转,倒无所谓往哪个方向走。
又看了眼笑出大白牙的韩师傅,放心的背道而驰。
相亲这事儿,大多数都是一面定生死,接受不了了,多见几次,最后还是接受不了。
杨福平觉着,韩师傅这回,稳了。
杨福平走着看着,在五龙亭驻足了会儿,方方正正的五个亭子,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水面上,有廊桥把他们连接起来,放眼望去,端得是富丽堂皇的皇家气势。
旁边有个小孩儿估计是周末跟着父母来逛公园,张嘴就问:“为什么叫五龙亭?”
杨福平看好戏似的用余光扫着这一家三口。
为什么呢?
杨福平自个儿都记不住。
只见带着副眼镜,周末不忘了提着黑色公文包的男同志,从包里掏出来个笔记本,一板一眼念到:“五龙亭始建于1602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名字分别是:龙泽亭、澄祥亭、滋香亭、诵瑞亭和浮翠亭。”
嚯,杨福平心想,今儿逛个公园儿,又被上课了。
充满崇敬的对着看过来的那位知识分子举起大拇指,礼尚往来的收到了个克制的点头微笑。
仔细听完了,嘿,除了五龙亭三字儿,其他还是没记住。
不过小孩儿的为什么也暂时被压制住了,老老实实的跟着爹娘往其他地方走。
杨福平也迈腿就走,至于九龙壁,早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碰见了再说。
背着手悠哉游哉的跟在那一家三口后面,想着能不能再蹭点儿学问。
路过一处树丛的时候,被人突然捂着嘴给拽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