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乘胜追击(2 / 2)

随着根据地范围的扩大和联盟的形成,物资需求大幅增加。

他一方面组织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武器弹药、粮食和生活用品的产量;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贸易渠道,与周边未沦陷地区建立更广泛的商业联系,以获取更多的物资和资金支持。

陆星辰穿梭在工厂和农田之间,忙得不可开交。

在工厂里,他鼓励工人们:“大家辛苦点,战士们在前线打仗,需要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

咱们多生产一件武器,他们就多一份胜算。”

在农田里,他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采用这种新的种植方法,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大家的口粮。”

文化宣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苏婉晴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宣传队伍,深入到新加入的地区,传播抗日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他们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开办识字班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日的意义和目标。

苏婉晴在一次文艺演出中,亲自登台朗诵自己创作的抗日诗歌:“我们是不屈的中华儿女,在战火中挺起脊梁。

为了家园,为了祖国,我们奋勇向前,永不投降!”

台下的观众被她慷慨激昂的朗诵深深打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若雪、夏雨萱和慕容雪也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若雪用画笔记录下根据地的每一个变化,创作了一系列以抗日联盟为主题的画作,展现了各方力量团结一心的场景。

这些画作在根据地和周边地区巡回展出,进一步凝聚了人心。

夏雨萱带领着文艺团队,为训练的战士们和新加入的民众带来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

她的舞蹈充满了感染力,每一个动作都传递着对胜利的信念。

在一次表演结束后,一位年轻的战士激动地对她说:“夏姑娘,看了你的舞蹈,我们训练更有劲儿了!”

慕容雪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医疗体系的完善上。

她在新扩大的区域建立了多个医疗站点,培训了一批当地的医护人员,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

同时,她还深入研究系统中的先进医疗技术,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伤员救治工作。

然而,日军并不会坐视张浩的势力不断壮大。

山本一郎经过重新部署,纠集了一批残兵败将,并从其他地区调来了增援部队。

妄图对张浩的根据地进行一次突然袭击,挽回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