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的暗流汹涌,未雨绸缪(1 / 2)
庆功会的余温尚未消散,根据地内便迅速掀起了一股紧张而有序的备战热潮。
张浩的指示如同军令,各部门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为应对日军即将到来的报复性打击做着全方位准备。
军事部门首当其冲,对根据地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与扩建。
李团长亲自带领一队战士,穿梭在根据地的周边防线。
他们深挖战壕,将原本的单道战壕拓宽加深,并构建起纵横交错的网络,宛如一座地下迷宫。
新的暗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隐藏在山林与土丘之间,从各个角度形成交叉火力。张大力作为新晋营长,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参与暗堡的选址与设计。
他手持地图,在山峦间反复勘察,结合地形地貌,精心规划着每一个暗堡的位置,力求使其发挥最大的防御效能。
“这里视野开阔,能覆盖大片区域,就在这儿建一个重火力暗堡。”张大力指着一处高地说道。
战士们立刻响应,扛着沉重的沙袋和石块,开始紧张施工。
他们用木板搭建框架,再用沙袋层层堆砌,最后覆盖上厚实的泥土伪装。
在烈日的炙烤下,战士们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打造坚不可摧的防线。
与此同时,后勤部门也忙得不可开交。后勤负责人组织百姓们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
田地里,人们挥舞着锄头,翻耕着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妇女和孩子们也纷纷加入其中,帮忙除草浇水。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后勤部门还引入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灌溉。
在临时搭建的兵工厂里,炉火熊熊燃烧,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打造武器和生产弹药。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简陋的工具,将一块块生铁打造成锋利的刺刀、结实的枪托。
生产弹药的过程更是严谨,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调配火药,装填子弹,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兵工厂还对设备进行了改良,增添了一些简易的机械装置。
情报部门同样没有闲着。“夜莺”等情报人员再次深入日军占领区,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敏锐地捕捉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夜莺”凭借着出色的易容术和交际手段,再次混入了日军的高级社交场合。
她周旋于日军军官之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看似轻松的交谈中,获取着重要情报。
一次,在一场日军的宴会上,“夜莺”装作不经意地与一名日军参谋攀谈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