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所谓时代耗材(2 / 2)

雕砖青瓦、压顶门头,观音兜式的山墙蜿蜒错落。

时光大抵愿意在这小憩,几乎没有变化。

绕过摇摇欲坠的竹匾,灶披间已经飘出糖醋小排的焦香,杨老头今天做了招牌菜。

“师父!”小伙子很精神的叫唤,“怎么做饭火都要灭咯。”

老杨头系着靛蓝围裙掀开砂锅,“小排骨要小火慢炖才入味。”

门外看到八仙桌上摆着的四喜烤麸和醉蟹——蟹壳用棉线捆得齐整,像等待侍寝的妃子。

不知不觉又走到玄月,也就是九月,公螃蟹性腺发育最好,蟹膏丰富,适合喜欢丰满口感的人。

拧着两坛老酒进门放好:“上回您说黄泥螺下酒,我把酒带来了,螺还有吗。”

‘上回’,也就上星期的事。

可每次回档,老人家都像‘当时不是我说的’那样子失忆。

视情况,师父随时可以是个装糊涂的高手。

杨启文放下锅铲,慢慢踱到五斗橱:

“先放着吧,今天喝嘉嘉从多伦多寄的冰酒。”取出细颈瓶炫耀似的说,“她说这酒配本帮菜糟蹋了,我说配糟钵斗正好。”

他身材高大,现在也是,肩膀好像塌了不少。

排骨起锅,两人入座。

陆砚想起六年前第一次在这里吃饭,杨嘉把几瓣橘子扔进杨老头的锅里,被他用筷子夹出来时,她说正好入味可以吃了。

原是个恃宠而骄的小女孩,现在还有几分从前模样?

“上次视频她说要回国办展......你们年轻人现在都不急,我像你这岁数......”

“下午审查的又来了。”

陆砚给他夹了一根黄鱼春卷放青花碟里。

以前十七八岁结婚的都有,现在男人二十二才到婚龄呢!

时代不一样了大人!

师父之所以有个‘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爱催婚的共性,当然,这属于个人偏见。

杨启文用调羹搅着腌笃鲜,咸肉在乳白汤里载浮载沉。

“项目上的事你只管做,先把酒倒上,等你师娘回来这酒就毁了。”

师娘今年带最累的高三,所以晚上能不能准点到家吃饭一直是个未知数。

好像今年就要退了。

陆砚自是服从。

拔开木塞,先给他斟上一满杯以表敬意。

洋酒来了中国,就得讲中国的规矩,倒满!

顺带一提,冰酒温度适宜的话,上桌前不需要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