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慢节奏(2 / 2)

苏棠推门进去,屋里飘着淡淡的墨味。

桌上堆着半尺高的稿纸,搪瓷杯很新很亮,阳光斜斜切过摊开的教科书,在页脚投下块一格光斑。

“老师,我来交开题报告。”

她把两张薄薄的A4纸往桌上一放。

中年教授推了推眼镜:“开题报告?我还没给你们上传真题呢。”

“没事,您先看看。”

男人拿起报告,扫了眼题目——‘基于青浦祠堂的抢救记录,谱系梳理木作传统技法’。

手猛地顿了顿。

这题目......有点大啊......青浦祠堂......是哪位前辈申报的项目?

“你题目哪来的?”

“陆砚给的。”

“陆砚是......谁?”

“我学长。”

他用手指在报告上指了指:

“你学长怎么会做这种级别的项目?”

“他师父带着做的。”

“他师父是谁?”

教授像匍匐前进的士兵,距离目的地一点点靠近的同时,背上的炸药引线也快到头了。

我们学校怎么会有如此慢吞吞的孩子?

挤牙膏啊!

苏棠思考了一会:“好像是,杨伯伯?”

......杨启文?他老师是杨启文?

教授脑子里‘嗡’了一声,当年杨老被学院特聘的时候,他跟着可发了不少文章......

真要论的话,他也算对方半个学生。

“行,开题过了。”

顿了顿,又问:“后续有没人指导你?”

“有的,杨老师会教我。”

心里又是一震,合着是小师妹?

他赶紧点头:“好,好,那我就放心了。好好做,争取拿优秀毕业生。”

“嗯。老师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教授挥挥手:“去吧去吧。”

看着她带上门的背影,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这届学生,藏得够深啊。

......

双人房,充斥着独居男人的气息——乱叠的衣服,呼噜声和酒气。

从一接受命运安排的开始,冯小军就预料到了这幕。

此时此刻,恰如上海出租房的彼时彼刻。

不过张野有个优点,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