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抽象’文化(2 / 2)

呵,张师傅的一点套路他已经清楚了,凡是朝着喝酒去的,全是他的诡计,无一例外!

而张野挺了挺腰杆,想像小黑那样拿着话头说出个一二三来,结果却发现万千言语,凑不成句子,只得作罢。

自己名字里就有野,怎么不能‘据野史传’,讲几句大伙开心的话出来呢?

“......陆哥带着小苏,去镇上玩了。”

“啊?那咱们呢?不去了?”

“害,你小子,没点眼力见吗,小苏又不是跑来参加团建的......”

张哥、张哥,张野很爱听这个叫法,尤其是苏棠那丫头喊出口的时候。

不管是大声小声、什么口吻,能凭着年纪被人喊一声、和人认识以后说上几句话,日子差不多就够意思了。

初中都没上完的人生,自己还能奢望什么呢?

冯小军看着塑料杯里的酒,又看了看对面砸吧嘴的男人,他是能理解的。

苏棠那样的女孩子,确实,即使算上他学生会里的身份,也很难触碰到......

“张哥,陪你喝一口......然后我就不喝了。”

他也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过,但毕竟年轻,第二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时,便又能准确扎在真实生活里。

生活告诉他,酒,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喝。

......

“林黛玉,注意点形象好不?”

苏棠蹲在船头录河景,闻言转过头,带着点不服气地哼了声:“我这叫自由创作~”

她把手机镜头怼到陆砚面前,屏幕里是他瞪眼的样子,“哎呀,来笑一个,生活要有松弛感呀!”

“想多了,我只是站在苏州人民的角度,抨击你顶着林妹妹的头衔而已,人家可是才女!”

这边说着,那边她眼睛一亮,凑过来,手肘轻轻撞他胳膊:

“哎,才艺我也有啊,我给你学个绝的,马叫!你听着啊——”

话音刚落,她脖子微微一扬,喉间甩出清亮的:

“咴儿——”,尾音还故意拖得长长的。

正好船进了桥洞,回声‘嗡’地漫开,像有匹小马驹在桥洞里撒欢跑了个来回。

喊到一半自己就先乐了,本就绷着的陆砚也跟着笑,越笑回音越大,越显得开心,越开心,笑得越大声。

“鹅鹅鹅——”

船过桥下,阳光打在女孩柔顺的发丝上。

本是盖在两颊显得乖巧的发型,而此时却疯得放飞了自我。

她捧腹时眼里的亮,像河面的粼粼波光,河水缓缓流淌,喜悦也缓缓流淌。

“这个、这个就叫抽象,是不是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