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这男人还有文化!(2 / 2)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看天吃饭到兴修水利。

故事很朴实,却带着厚重的历史感。

主持人听完,感慨道:“农耕,真是我们大夏文明的根啊。”

他也就是随口一说,想升华一下主题。

可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听着的陈宇,忽然开了口。

“你说的没错,农耕,不仅仅是根,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整个文明的形态和性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他身上。

陈宇笑着对念念说:

“你们想,农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定居。一旦选择了一块土地,就要长久地生活下去。”

“这就让我们祖先的文明,有了一个可以不断累积和传承的物理空间。”

“技术可以一代代改良,经验可以一点点累积,制度可以一次次完善。所以我们的文明才能几千年没有中断,连绵不绝。”

“但也因为定居,我们不像游牧文明那样追求开拓和冒险,我们的性格底色,趋向于保守和稳定。”

他顿了顿,换了个角度。

“再比如,农耕离不开水,尤其是我们这种季风气候,旱涝不定。怎么办?只能修水利工程。小规模的,一个村子自己能搞定。”

“但像都江堰、大运河这种超级工程呢?它需要一个强大到能够调配海量人力、物力的中央权力机构。这就催生和强化了‘大一统’的国家概念。”

“还有,农耕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是家庭。一个家庭,守着一片土地,男耕女织。这种模式,极大地强化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

“一个个小家庭,构成一个大家族,无数个大家族,构成一个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影响力直到今天都还存在。”

陈宇侃侃而谈,他没有掉任何书袋,说的都是最浅显的道理,但却将农耕这个看似土气的概念,与整个大夏文明宏大的历史脉络,清晰地串联了起来。

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嘉宾宋哲和安俊面面相觑,眼神里写满了不可思议。

他们本来以为陈宇就是个会做饭、会带娃的居家好男人,谁能想到,他脑子里还装着这些东西?

导演张立在监视器后面,激动得直拍大腿!

神了!真是神了!

这哪里是综艺节目?这简直是《百家讲坛》的现场版啊!

格调!这一下,整个节目的格调瞬间被拉满了!

而坐在陈宇身边的江芷云,正痴痴地看着他。

她发现,自己对这个男人的了解,似乎永远只停留在冰山一角。